大學生就業院校門檻歧視 地方政府國企最明顯

                2013-05-06 07:18    來源:東方早報

                  大學生就業“院校門檻”在地方政府、國企尤為明顯

                  據新華社長沙5月4日電 教育部日前下發通知,規定凡是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舉辦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活動,嚴禁發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樣的招聘信息。長期以來困擾大學生就業的“院校門檻”問題得到了教育部正式回應。

                  有關專家認為,不少單位對于非985、211高校畢業生招聘時有歧視,這種狀況對于實現高校畢業生就業機會公平、科學選拔青年人才有百害而無一利,應該引起社會關注。

                  用人單位以211、985

                  劃分高校三六九等

                  “985工程”是指國家為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而實施的高等教育建設工程。“211工程”是指國家實施“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高等學校和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

                  到目前,211高校共有110多所,985高校共有39所。因為985高校同時也是211高校,所以二者合并總共110多所高校,其中有北大、清華等名校,也不乏西藏大學、石河子大學等西部高校。。

                  湖南湘潭大學校長羅和安表示,教育部主導這兩項高等教育建設工程,目前已經被一些單位當成劃分高校三六九等的依據。在招聘活動中,有的單位在招聘條款中設置“院校門檻”,有的甚至明文規定只要211高校畢業生。

                  據分析,這種“院校門檻”在地方政府、國有企業的招聘信息中尤為明顯。

                  記者檢索一些招聘網站,發現用人單位這類問題頗為多見,例如杭州市下城區、青海省海東地區、上海市金山區、惠州大亞灣區等地,近年來引進儲備人才時明確要求是“211工程”高校畢業生;也有一些非211高校招聘教師,要求應聘者具有211的教育和學術背景。

                  湖南中南大學是一所211和985高校,其公共管理學院一位研究生說:“現在用人單位動不動就要求是211高校畢業生,甚至第一學歷也得是211的,這讓我們這些千辛萬苦考研到211高校的本科生情何以堪?一些好點的單位,我們連報名、投簡歷的機會都沒有,更別指望與名校畢業生公平競爭了。”

                  長沙學院就業處處長李學勇多年來負責學生的就業工作。他發現,一些國企不論職位是否需要、是否適合,都喜歡招收名牌高校畢業生,或者只愿意到211、985等重點院校招聘人員。相對來說,民營企業反而會從崗位需要出發,招聘研發人員去重點高校,招聘一線人員就到一般高校。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