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搶購黃金潮調查:買金子防通脹

                2013-05-03 08:42    來源:央視《新聞1+1》

                  央視《新聞1+1》2013年5月2日播出《大媽搶購的,不僅是“黃金”!》,節目中提到,飾品緊俏,金條脫銷,1000億人民幣橫掃300噸黃金,中國大媽為什么會在國際金價暴跌之下橫空出世?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一些黃金店鋪內,消費者常 常將柜臺圍得水泄不通,其擁擠程度堪比熱門的旅游景點。購買者們一個個下手果斷,強大的購買力甚至能將店家的黃金一掃而空。以下系節目實錄:

                  (節目導視)

                  解說:

                  飾品緊俏,金條脫銷,1000億人民幣橫掃300噸黃金,中國大媽為什么會在國際金價暴跌之下橫空出世?

                  消費者:

                  我不會去管這么多,反正就是實惠就可以了。

                  消費者

                  這里東西賣掉了,都是黃金柜臺。

                  解說:

                  金價不論漲跌,搶購總會上演。黃金為何會屢遭“大劫案”?

                  消費者:

                  買金子就是防通脹。

                  消費者:

                  可能黃金和房產相比,(黃金)更保險一點。

                  解說:

                  黃金價格暴跌折射出怎樣的經濟走勢?瘋狂搶購背后,又反映出民眾怎樣的心理?

                  《新聞1+1》今日關注:大媽搶購的,不僅是“黃金”!

                  主持人 白巖松: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4月中下旬一直到“五一”小長假如果要問中國哪兒人最多?那答案逃不出這幾個:第一個是熱門的旅游景點。第二個是火車站,還有飛機場。第三個恐 怕是很多城市的百貨商場里頭賣黃金飾品的柜臺前。為什么它成了一個選項?來,我們看兩張照片:第一張照片是湖北武漢的,湖北武漢的這張照片是拍在4月23 日的時候,消費者當時在選購黃金產品一周時間武漢賣出1.4噸黃金,很多商場的銷售額當中一半都來自于黃金。我們再看一張,這是江蘇南京的,一個工作人員 要同時面對十幾個顧客,目的都是要買黃金,這究竟是怎么了?咱們再到其他的城市總體去看一看。

                  劉穎 國華商場黃金部經理:

                  五一之前,我們的客流量比降價之前客流量增加了五六倍,五一期間,可以說比之前的高峰期又增長了一倍左右。

                  李伏英 老鳳祥旗艦店:

                  我們的銷售情況是一天比一天好,昨天單店銷售額超過一千多萬。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