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景區門票優惠耍花招 降價時段定在小長假后
去年4月,游客在江西省婺源縣某景區購票。今年3月8日起,婺源通票價格由原來的180元上調到了210元。
使出三花招 部分景區門票優惠縮水
專家認為,景觀資源不應作為景區創收的主要途徑,而要以保護為重。國家應建立景區財政補貼制度,為景區維護經費來源提供保障。對那些交由企業運作的經營性景區,應制定門票價格管理制度。據新華社
據新華社電 正當鳳凰古城收取門票一事招致“口水如潮”時,日前國家有關部門下發“優惠令”,各地景區紛紛打出“降價牌”。
國家發改委4月25日在其官網上公布,“五一”期間,實行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的1200余家景區提供優惠票價,整體降價幅度近20%。但記者調查發現,看似“含金”的優惠,在一些景區卻變成了種種“含水”的“文字游戲”。
花招一:“拋磚藏玉”
此次降價景區包括5A級景區60家、4A級景區350家、3A級及以下景區約800家。然而,此次降價范圍和幅度雖然“聲勢浩大”,但仔細查看名單卻不難發現,很多著名景區例如八達嶺長城、云臺山等都不在其列。
“我就在這里工作,怎么列出來的優惠景區,大部分我都沒聽說過呀。”在中部某省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鮑小姐說。
花招二:“錯峰應付”
在此次公布的優惠景區中,一些景區看似做出降價優惠姿態,但優惠時段卻并非“五一”小長假,而是“五一節”放假前或放假后幾天。
例如,安徽的黃山景區、九華山風景區、天柱山風景區優惠時間是5月2日至5月4日,陜西秦始皇帝陵優惠期同樣不在“五一”節期間,而是4月26日至4月28日和5月2日至5月4日兩個時間段。
“看到景區票價紛紛‘讓利’還挺感動,再仔細一看,一些地方在時間上做起了文章,‘優惠令’遭遇‘軟抵制’。”陜西西安郭先生說。
花招三:“先漲后降”
令公眾質疑的還有,今年恰逢全國景區門票“三年限漲令”的第二個“解禁年”,從年初開始,全國各地景區開始勁刮“漲價風”,這種“先漲后降”的“打折”究竟有多少“含金量”。
揚州瘦西湖今年門票先是從120元漲至150元,然后“五一”節期間又優惠至120元,降幅與此前漲幅一致。今年開始,四川峨眉山旺季門票從150元升為185元,此次“五一”降價又降至165元,優惠后的價格較漲價前還高出15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