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銅跌破5萬點創三年半新低 3公司存貨逾百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昨日(4月22日)期銅價格價放量大跌,以主力合約滬銅1308為例,大跌3.26%,最低下探至48970點,創出三年半以來新低,該合約近6個交易日累計下跌11.89%。
與此同時,滬銅指數持倉量急速飆升,富寶銅分析師雷連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滬銅指數總持倉量急速飆升,這種罕見的多空雙方大規模增加持倉,或暗示會存在一個大的行情。”
然而,即便銅價下跌后滬銅期貨可能存在行情,那么對于與銅相關的上市公司又將造成什么影響呢?
期貨觀察:滬銅指數持倉量創歷史新高
記者注意到,近日在期銅不斷破位下跌的背后,持倉量卻在急速飆升。滬銅指數持倉量的增加在近2個月時間里表現得尤為明顯,2月22日,滬銅指數持倉量為45萬手,而在4月22日,這一數據已飆升至89萬手,已創出歷史新高。
富寶銅分析師雷連華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目前滬銅指數持倉量接近90萬手,創歷史新高,多空對壘態勢明顯。”
“這次多空雙方大幅增倉確實令市場驚訝,”上述分析師稱,“在上期所期貨品種排名中,銅以往排在3~5名是比較正常的位置。”而在22日上期所期貨排名中,記者發現滬銅指數持倉量排名僅次于螺紋指數135萬手的持倉量。
數據異動原因何在?雷連華認為,原因還是在于市場對銅下游需求和經濟形勢看法存在分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期采訪到的多位銅行業分析師均認為,由于銅礦周期原因及日益增加的銅庫存,2013年基本面最好的銅或面臨拐點。
上述分析師也認為,國外銅價數據是把保稅倉庫的庫存當作國內已消費掉的庫存,如果考慮到這個因素,供給早就出現過剩了。
從價量關系看,雷連華認為,這種大規模加倉或暗示會存在一個大的行情,但現在不好確定,假設多空當中的某一方率先出現減倉跡象,才能逐漸判明方向。
業內掃描:三家銅業公司存貨逾100億元
雷連華還對記者表示:“銅作為當下最熱門的期貨交易品種,吸納了國內期貨市場總資金量的逾1/4,超過股指期貨合約位居第一。銅一動,地動山搖,大行情可能隨時爆發。”一位上海私募有色金屬行業研究人士也認為,如果銅品種行情啟動,或將帶動一波有色金屬行情。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去年以銅為代表的有色金屬價格低迷,相關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不佳,分析人士認為,此次銅價暴跌對于與銅相關公司而言,無疑是利空。
首當其沖的便是上游資源型企業,如江西銅業(600362,收盤價20.78元)、云南銅業(000878,收盤價12.85元)等。
分析人士指出,對資源型企業而言,產品市場價格下跌首先會影響到企業毛利率。以江西銅業為例,公司2012年年報顯示,由于產品售價下跌,公司陰極銅、銅桿線等產品毛利率均同比下滑。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