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今年擬全力凈化A股環境 嚴守發行關口

                2013-03-15 08:40    來源:經濟參考報

                  無論是在基本制度完善、制度改革還是日常監管方面,種種跡象顯示,2013年,在市場化導向之下,監管層正從多個方面著力于提高A股市場基石———上市公司的質量。

                  在業內人士看來,通過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日常監管改進以及對利益關聯方的制約,整體提升上升公司質量,凈化A股環境,提高市場投資價值,將在未來一段時間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核心話題。

                  修法

                  嚴把新股發行關

                  在今年的兩會上,《證券法》的修改成為多位代表委員關注的話題。記者獲悉,《證券法》修訂今年將列入全國人大的立法規劃,其中涉及發行制度改革。

                  業內人士認為,發行制度的改革,關鍵就是要讓更多的優質企業進入資本市場。

                  “郭樹清提出的IPO能不能不審 的 問 題 , 現在看來不能回 避 。1998年《證券法》規定核準制,是把它確定為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行政審批制向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登記制過度的一個中間形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發審制度應該由實質審查向形式審查改進,監管機構要對其法律文件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和充分性進行審查。

                  “從長遠看,我主張推行一種審慎的形式審查制度,即審慎的注冊制。鼓勵在發行市場中的公平競爭,讓好企業脫穎而出,讓壞企業望而卻步,進一步加大對于造假者的法律責任追究力度?!眲⒖『Uf。

                  他還建議,在新股上市改革中,控制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或總經理應當承擔個人擔保責任,即公司出現造假的話,上述個人要承擔賠償責任 。 在 實際運行中,則要通 法律設定其擔保義務,并且要求其尋求相關機構出具的保函(例如銀行)。

                  來自證監會的信息顯示,下一階段,擬從五個方面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一是修訂完善相關規則制度,改進發行條件,細化信息披露要求,逐步淡化對擬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斷。二是深入開展對IPO在審企業財務專項檢查工作。三是完善新股定價約束機制,推動市場相關各方歸位盡責,強化對發行人及中介機構的監管。四是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抑制“炒新”。五是堅決打擊粉飾業績、包裝上市、虛假披露、合謀造假等弄虛作假行為,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北京一家券商投行部門的負責人表示,從上述改革方向來看,在去行政化、市場導向的改革前提下,監管部門對于如何把好擬上市公司進入資本市場的關口極為在意?!敖螘r間,A股市場出現了好幾例影響極為惡劣的造假上市行為,監管部門頗為惱火,壓力也很大,怎樣提高擬上市公司的質量,避免出現重大的造假上市、欺詐上市行為,將成為今年整個發行工作的重點?!?/font>

                  目前,在IPO在審企業的財務檢查進展中,已經進入券商自查的末期,預計下周起遞交終止審查申請的公司將進入密集期。來自證監會的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已經先后有29家擬上市企業終止審查,其中包括擬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19家,擬在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企業10家。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