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二手房交易量下降 市民心態漸趨理性

                2013-03-14 09: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本周11日和12日稅務受理分別為323件、383件,與上周8日稅務征收受理518件的最高交易量相比,稅務辦理量已明顯減少。”13日,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辦事大廳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劉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受“多交20%的稅”影響,目前鄭州二手房稅務征收受理雖比平時多6倍,但與近期最高交易量比,已明顯減少,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理性對待。

                  自3月初新“國五條”出臺以來,“二手房交易差額征20%個稅”尤為引人關注。一周以來,中國多地二手房成交量紛紛出現井噴,河南省會鄭州市也不例外。當地,很多市民恐于以后多繳稅,爭相完成二手房交易。

                  當日,記者在鄭東新區鄭州市房管局辦事大廳采訪看到,前來辦理二手房交易的市民依然絡繹不絕,但與本月6日、7日記者在此采訪時相比,已沒有當時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人群了。

                  在大廳一處休息的座椅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說,他是和妻子、女兒一起來辦業務的,準備好好咨詢一下工作人員,如果確實是按照房子差額的20%征收個人所得稅,他一定會把手里的兩套老房子賣掉,否則繳的稅比房子本身還要多的多。

                  坐在該位先生后排的張姓女士,正懷抱著7個月大的兒子,其先生正在排隊辦理。

                  張女士說,家里有套二手房,卻并沒有打算近期出售的意愿,看到這些天一些朋友、同事,都在談論著過戶二手房的事,“家里人覺得還是過來問問的好,看看20%的稅到底是怎么回事,再決定怎么做。”

                  對于“20%”稅收,劉豫介紹,鄭州過去執行的是兩套政策,一套是成交價的1%,一個就是差價的20%,而鄭州執行的就是成交價的1%,僅是一部分地方執行了20%,“何況,執行20%稅收也有一定條件要求的。”

                  國務院辦公廳今年3月1日下發的《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對出售自有住房應征收的個人所得稅,通過稅收征管、房屋登記等歷史信息能核實房屋原值的,應依法嚴格按轉讓所得的20%計征”,也就是說,這個“20%”是房屋增值部分的20%。

                  “現在市民主要是心態不太平衡,對政策了解不太透徹,加上一些中介機構在中間推波助瀾,造成近期二手房交易井噴。”劉豫分析表示,自3月1日國務院發布樓市調控新“國五條”后,由于提到將嚴格執行征收房價差額20%的個人所得稅,引起市民關注。但何時執行、如何執行,還需要等稅務部門和政府部門下發以后,才會實施。

                  劉豫建議,雖依然處在這種交接階段,市民仍需堅持理性對待,尋找正規中介,理性進行交易,不可聽信謠言,執行什么樣的政策,應該以官方通知為準,不要輕信小道消息。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