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光伏企業開始減產或停產 短期內難見起色

                2012-10-26 09:29    來源:經濟視點報

                  強大的利益驅使,使得我國光伏產業的增長失去了控制,民間投資大肆瘋長,政府也蠢蠢欲動。在這種情況下,河南形成了洛陽、安陽等光伏產業園。然而在“雙反”的壓力下,河南一些光伏企業開始減產或停產……

                  “現在光伏企業都在比誰最后死。”在阿特斯(洛陽)光伏有限公司的辦公室里,西北分公司總經理隋鋒表情嚴肅地向記者拋出了這句話。

                  這句話印證了光伏企業目前的窘境。

                  10月10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華光伏產業反傾銷和反補貼終裁結果,反傾銷稅率最高至249.96%。這標志著歷時兩年的關于中國光伏企業的“傾銷”在西方市場中塵埃落定。

                  更壞的消息是,歐盟對華光伏反傾銷目前正在調查階段。業內人士預測,其仲裁結果會和美國一樣。

                  記者從河南省商務廳獲悉,歐美“雙反”將阻礙河南光伏產業超過1億美元的出口。

                  “在這種情況下,大企業在堅持,小企業要么死亡,要么轉行。”隋鋒告訴記者。

                  進退維谷

                  10月19日,周五上午。

                  洛陽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硅高科)門前集聚了一群25歲左右的青年人,他們由于公司沒有活干打算乘專線公交回市區。

                  一名男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光伏產業光景好的時候,不差錢的光伏企業,共同買通了這里的公交專線。

                  “如今,光伏企業產生危機了,就連食堂的工作人員、公交司機的脾氣也暴躁了。”上述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另一名王姓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大學畢業后來到中硅高科上班,三年過去了。從一開始的每月3000多元,到現在的幾百元工資。同學們的事業都在往上走,只有自己的事業往下走。這樣的落差,讓他很迷茫。

                  “我們現在沒有活干,但是公司還要求我們每天來上班。每月1080元的工資,扣除社保等僅剩六七百元了。公司是在逼著我們辭職呢!”該王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這是行業性的問題,哪家企業的現狀都不好,阿特斯今年一個季度就賠了3000萬,但是,我們還在堅持,一是過去投入了很多錢,不忍心打水漂,二是基于對這個行業未來前景的期待。”隋鋒說。

                  鄭州西利康光伏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曹曉利告訴記者:“公司已經停止了關于光伏產業的一切業務,轉做其他業務了。”

                  曹曉利說,由于歐美傳統光伏市場的不斷惡化,國內市場在短期內難見起色。公司看不到希望,在資金緊缺的情況下只好轉行了。

                  據了解,目前河南共有包括洛陽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洛陽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鳳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內的十多家光伏企業,由于產能過剩、技術落后、反傾銷壓力增加等因素,公司生產、管理處于停滯或半停滯狀態。

                  “在國外的倉庫里堆滿了硅片、電池片等產品,如今,只能運回國內,開拓國內市場了。”隋鋒說。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