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免費細則還在擠牙膏 損失200億說法引爭議

                2012-09-17 09:08    來源:北京晨報

                  免費通行細則還在擠牙膏?

                  半個月后的中秋國慶長假,全國小型車輛將首次被免除高速公路通行費。9月12日,河北、湖南、內蒙古、四川等多個省、自治區實施細則已相繼公布。據交通運輸部公路局相關人士透露,預計下周所有省區市細則將出臺,進入最后部署階段。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交通財政與金融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胡方俊曾經作過計算,重大節假日,一個省收費公路的每日收費額為3000萬至5000萬元,幾個重大節假日加在一起大約為6億元,預計高速節假日免費官方年損失近200億元。(9月16日《中國青年報》)

                  反對

                  損失200億說法欠妥

                  假期馬上就要到了,許多地方還沒有制定實施細則,還沒有考慮周全,還沒有協調好各方意見,對于經國務院批準的這項惠民政策還在“因地制宜”。可就在許多地方還在觀望的檔口,我們的專家又出來說話了,這么精確地算出,免費通行“官方年損失近200億元”。

                  “官方損失200億元”這樣的表述筆者認為欠思考、欠妥當。假日免費通行是一項惠民政策,它造福的是人民群眾,也就僅僅是在假節日里的某些時段,你就將這200億說成是政府的損失。試問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算是損失嗎?

                  此外,僅僅是節假日里的部分時段、部分車輛免費通行,就“損失”了200多億,那么我們想知道,你能不能給我們算一筆賬:除去免費通行“損失”掉的200億,高速公路一年能賺多少錢嗎?

                  再者,這免除的200億通行費用算不算損失我們還要辯證地看,在民生面前,我們失去的是一點點的利益,我們得到的又是什么呢,我們得到的是百姓的掌聲,是百姓的贊揚,是百姓的口碑。不是說“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嗎”?

                  公路通行收費是地方政府的“印鈔機”。一位律師說得好,他說按照規定,即使收費還貸公路變為經營性公路,最長收費期限也不能超過20年,當初貸款情況、這些收來的通行費花到哪里了,都該給公眾一個明白賬。

                  還富于民,藏富于民,不與民爭利,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數,本來就是我們有關部門應該做的,一個好好的惠民政策還沒有實施,就遭到了很多有關部門的質疑、回避、觀望,這不正常。“免費通行損失200億”這樣的說法不僅欠妥,而且欠扁。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