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全球央行按兵不動 貨幣寬松格局仍將延續
總體而言,發達國家經濟前景仍不容樂觀,遠未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所以在當前形勢下,經濟增長仍是貨幣政策當局首要關注的問題,全球貨幣寬松格局仍將延續。
記者張環春夏之交,日本、歐洲、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央行不約而同地選擇“按兵不動”,以應對內外部經濟的不確定性。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陰云還未消散,原油、農產品等大宗商品價格的新一輪漲勢,又引發國際社會對通脹的擔憂。通脹威脅再度來襲,是否會打破剛剛奠定的全球貨幣寬松格局?在看似如出一轍的政策選擇背后,各國面臨著哪些經濟難題?各國貨幣政策空間又將怎樣?對這些問題,4月10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ㄎ⒉┱J為,盡管近期陸續有經濟數據顯示,某些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呈現向好態勢,但總體而言,發達國家經濟前景仍不容樂觀,遠未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對于這些國家而言,缺乏經濟增長點是制約經濟復蘇的根本所在。當這一根本性措施無解,貨幣政策便成為刺激經濟的短期工具被頻頻使用。目前,新一輪全球通脹的確制約了央行的貨幣政策空間,但通脹水平大體可控。所以在當前形勢下,經濟增長仍是貨幣政策當局首要關注的問題,全球貨幣寬松格局仍將延續。
日本央行:適度放慢寬松步調
4月10日,日本央行在經過兩天貨幣政策會議后宣布維持基準利率0至0.1%不變,繼續將資產購買規模定在65萬億日元,并維持經濟評估不變。央行公報稱,盡管出現某些改善跡象,但日本經濟仍處于盤整狀態。
“從央行公報可以看出,日本經濟仍面臨著較大的內外部壓力?!鼻f健表示,日本經濟仍籠罩在多年通縮的陰霾之下,此前的“3·11”大地震更令本就疲弱不堪的經濟雪上加霜,經濟復蘇絕非易事。為刺激經濟,日本央行在2月14日出人意料地推出兩大新舉措,對抗長期困擾該國的貨幣緊縮。一是擴大國債購買規模;二是首次設定了明確的通脹目標。他表示,這兩項措施能否逆轉日本當前嚴峻的通縮趨勢,尚難定論,但足見日本當局對抗通縮的決心。在這一前提下,本次“按兵不動”只能看做面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求穩”做法,適度放慢寬松步調。如條件允許,不排除日本央行今后進一步采取寬松政策的可能性。
歐英央行:能源價格影響加大
對于歐洲最具影響力的兩大央行———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來說,4月8日的利率決定并未給市場帶來多少驚喜。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認為,由于能源價格高于預期,多項物價指標上升,意味著2012年的通脹率仍將高于2%的目標。與此同時,經濟前景依然面臨下行風險,特別是金融市場再度出現的緊張跡象以及對實體經濟的滲透。英國央行在談及國內外經濟形勢時,將主要風險歸結為油價高企與經濟復蘇步伐遲滯。
莊健認為,相比英國央行,歐洲央行處境更加艱難。一方面,連續兩輪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之后,累計超過1萬億歐元的巨額流動性并未成功進入實體經濟,僅僅緩解了銀行體系的流動性危機。最新數據顯示,進入4月以來,歐元區多項經濟指標還在進一步惡化。歐元區2月份的失業率創下1997年6月份以來最高水平。與此同時,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也大幅下滑,零售貿易額持續疲軟,而由石油價格上漲所引發的通脹上行壓力,也讓政策制定者頗為頭疼。不僅如此,已有跡象表明,歐債危機在短暫平息期之后,似有卷土重來之勢,西班牙債務危機形勢嚴峻,目前,西班牙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躥升至今年以來最高點?!霸谌绱似D難的形勢面前,歐洲央行尚不能倉促退出寬松貨幣政策?!彼f。
美聯儲:QE3緊迫性減弱
美聯儲在4月3日公布了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上個月的貨幣決策會議記錄。內容顯示,10名有投票權的決策委員僅有2人認為有必要推出額外刺激措施。此結果與1月份的會議結果形成強烈反差。最新結果給市場重燃的QE3預期大潑冷水。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美國經濟形勢轉強,支持推出額外貨幣刺激措施的決策委員大幅減少,這等于宣告實施QE3的幾率大為降低。有人甚至預計美聯儲將提前加息。
不過,上周五公布的3月份美國就業數據遠不如預期,這讓已經漸行漸遠的QE3重回大眾視野。在莊健看來,QE3預期的反反復復并不能改變其緊迫性逐漸減弱的事實。單是就業數據的波動,并不能扭轉美國經濟整體復蘇的大趨勢。“當然,正如伯南克所言,美國經濟還遠未從金融危機中復蘇過來?!鼻f健補充說,僅以就業市場為例,盡管失業率已降至三年來低點,但勞動參與率下降的事實不容忽視,這說明經濟與就業還未得到根本性復蘇。
近期,加拿大央行和澳洲聯儲也宣布了利率決議。8日公布利率決議的加拿大央行將關鍵隔夜利率維持在1%不變,連續第12次“按兵不動”。澳洲聯儲于本月3日宣布維持4.25%基準利率不變,并表示澳大利亞工業生產增幅不及預期,但在考慮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之前,宜先觀察通脹數據,重新評估國內通脹前景。經濟學家稱,澳洲聯儲此番聲明透露出更加明確的寬松姿態,或在為5月份降息預留空間。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