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教授謝百三:新股越改對散戶越不利

                2012-05-07 09:22    來源:金融投資報

                  復旦大學金融與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謝百三教授

                  (一)、利好政策集中公布,“紅五月”預期又來

                  在“5.1”小長假中,中國證監會密集出臺了一系列利好藍籌股的政策,結果5月首日A股大漲,滬深均已1%以上高開,滬市摸高2446,收盤達2438點,大漲42點,深市漲幅達2.4%,大于滬指。

                  銀行股、煤炭股、金融保險、上汽集團等權重指標股都在漲,萬科這么大盤子也漲幅喜人。周四上午即出現強勢回調,一度下跌9點,但到收盤時又漲了上去,以2440點收盤。周五又繼續了周四的情況,上午跌,下午漲,以2452點收盤,但是成交量始終沒有完全放出來,上海在1000億,深圳在800億上下徘徊,反映了人們既渴望股市上漲,又怕被套牢的小心翼翼的心理。

                  這些利好政策可一一細細分析,其實只是對二手股中的績優藍籌股略為有利,但并非均為合理。

                  (二)、交易費下調影響微乎其微

                  各大報都大登:交易費用將下降25%左右,令人振奮,其實是一則炒眼球的夸大了的利好。因為實際上攤下來,交易費只下降不到萬分之零點五,即一萬元的交易費用只降了不到0.5元。證券公司成本會下降,但如果他們不肯向投資者讓利,則就不構成什么利好?,F在上海的證券公司普遍已傭金很低,故不太會再大幅讓利,即使讓利到頭,也不到萬分之零點五。不過,市場處于牛市狀態,什么利好都會激起上漲的浪潮。

                  (三)、主板、中小企業板退市制度征求意見稿令相關公司大跌不止

                  和上次創業板退市制度征求意見稿公布時一樣,主板、中小企業板退市制度征求意見稿令那些績差股、ST股,特別是凈資產近負數的公司的投資者們大吃一驚,慌不擇路的逃跑。

                  133家ST股中,周三有97只跌停板,但人心不死,到周四,這些績差股的跌勢已趨緩,沒有再跌停板的了。

                  管理層是下定決心讓退市潮真正到來,他們認為當垃圾股作為殼資源不再是稀缺資源之后,績優股才能成為一種稀缺資源。

                  注意,應健中老師已指出:其實創業板的退市往往要三年后才會發生,而主板的退市則會很近了。投資者千萬不可再立危墻之下了。不否認有“烏雞變鳳凰”(如延中變寶安變北大方正)的資產重組,但千萬不要再把它們當常態臭豆腐干,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了,早早離開吧。

                  股市最可怕的就是銀廣夏、重慶啤酒及退市股;在香港會從幾十港元跌到幾分(幾厘,10股合在一起再跌),真是萬劫不復之深淵??!

                  (四)、新股越改對散戶越不利

                  這次改革,收獲、得益最大的是機構投資者。第一,在網下申購,新股量大,機構數相對少,中簽率高(比散戶高幾倍);第二,散戶資金三個工作日后可再申購,機構兩個工作日即可;第三,過去唯一限定機構鎖倉三個月的規定取消了,他們也可以一上市就拋。這樣,中小散戶就處于很劣勢的境地了。為什么還要分網上網下呢,一起在網上申購不就成了?應該照顧中小投資者即可,各國慣例??!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