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wǎng)首頁 新聞 財經(jīng) 娛樂 女性 婚嫁 旅游 美食 汽車 房產(chǎn) 家居 教育 健康 中醫(yī) 科技 法制 城建 體育 公益 視頻 商城
                映象消費
                映象首頁 > 映象消費 > 滾動播報 > 正文

                一份政協(xié)提案引發(fā)的思考 到底什么是河南美食名片?

                2017-01-16 11:49 來源:映象網(wǎng)消費頻道

                [摘要] 近年來,隨著河南經(jīng)濟發(fā)展,河南餐飲業(yè)收入連續(xù)多年在全國名列前茅,豫菜餐飲品牌逐漸增多。究竟哪道菜最能代表“豫菜”,也是河南餐飲人不斷思考的問題。

                  2017年1月14-19日,河南省政協(xié)第十一屆四次會議、河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簡稱:兩會)在鄭州召開。

                  一份《關于將豫菜打造成為河南名片的建議》引發(fā)了大家的廣泛思考和行業(yè)熱議。

                  提案原文:

                  關于將豫菜打造成為河南名片的建議

                  豫菜是中國烹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久遠、文化底蘊深厚,素有“菜系之母”之稱。

                  華夏第一次正規(guī)宴會“鈞臺之享”在河南禹州古鈞臺舉辦;廚祖“伊尹”生于河南開封,為商朝宰相;中國第一個廚師之鄉(xiāng)也在河南長垣。

                  

                  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豫菜逐漸沒落。豫菜一直以來只有“燴面”“胡辣湯”等一些風味小吃流傳下來,缺乏一張響有力的“名菜”。

                  近年來,隨著河南經(jīng)濟發(fā)展,河南餐飲業(yè)收入連續(xù)多年在全國名列前茅,豫菜餐飲品牌逐漸增多。究竟哪道菜最能代表“豫菜”,也是河南餐飲人不斷思考的問題。

                  

                  黃河,作為中華兒女的母親河,全長約5464公里,素有“銅頭鐵尾豆腐腰”之稱。其中河南境內(nèi)692公里,因地處中游,河床寬淺,氣候溫和,日照時長高于別地,加上泥沙沖刷,黃河灘鮮美多汁的植物滋養(yǎng),這里的黃河鯉魚體型梭長、肉質(zhì)細嫩,堪稱是黃河賜予河南最珍貴的“鯉”物。

                  

                  此外,鯉魚寓意美好,“魚躍龍門”“喜結連鯉”“臥冰求鯉”等典故更是家喻戶曉,鯉魚在河南人、乃至中國人的心中一直象征著拼搏進取、幸福吉祥;逢年過節(jié)、壽誕嫁娶、親朋歡聚,任何重大時刻,鯉魚都不可或缺。

                  

                  紅燒黃河鯉魚是一道豫菜名菜,新中國成立的開國第一宴上就有此菜。河南餐飲業(yè)很多中餐館都在賣,尤其是阿五黃河大鯉魚,自2004年開業(yè)以來,已累計售出371萬條,成為外地客人來河南必點的特色招牌菜。

                  但相較于黃河沿岸其他省市對黃河鯉魚的重視(例如:陜西省韓城市每年9月都會舉辦一次黃河鯉魚文化節(jié)),我省對豫菜文化的挖掘和餐飲品牌培育上還需進一步提升。

                  建議:

                  1.相關部門加強對豫菜餐飲品牌的培育,通過政府及相關部門上下聯(lián)動積極推廣,進而帶動整個鯉魚養(yǎng)殖、銷售為一體的產(chǎn)業(yè)鏈;

                  2.深入挖掘豫菜文化,圍繞“黃河鯉魚”舉辦各類文化活動,早日將豫菜(黃河鯉魚)打造成為河南名片;

                  3.政府相關部門今后組織的各項大型活動宴請中多安排豫菜(黃河鯉魚),突出河南特色。如:少林武術節(jié)、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各類外事活動等。

                  每個省份和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美食名片,到底哪道菜最能代表河南?

                  是燴面、胡辣湯、水煎包之類的風味小吃?還是文化深厚、味道鮮美的紅燒黃河鯉魚?又或是歷史悠久的汴京烤鴨、牡丹燕菜?

                (責任編輯:王麗萍)

                網(wǎng)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wǎng)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