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首頁 新聞 財經 娛樂 女性 婚嫁 旅游 美食 汽車 房產 家居 教育 健康 中醫 科技 法制 城建 體育 公益 視頻 商城
                映象消費
                映象首頁 > 映象消費 > 播報24小時 > 正文

                農產品消費者直供模式提供價格防御

                2015-10-21 08:41 來源:《證券日報》

                [摘要] 多品類糧食價格的下挫已經牽動了各界的心。

                  農產品消費者直供模式提供價格防御

                農產品消費者直供模式提供價格防御

                    多品類糧食價格的下挫已經牽動了各界的心。

                  據卓創資訊對介紹,截至今天,全國玉米均價在1883元/噸,較去年同期下降19.29%。對于此輪玉米價格的下跌,分析師認為,是供求關系失稀所致,“全球都是供大于求,從8月份開始,價格出現下滑,下滑態勢在9月份加速。”

                  玉米并不是近期以來出現價格下跌的單個農產品,從公開資料顯示的信息中可知,小麥、水稻價格皆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卓創資訊小麥分析師李紅超對介紹,整體來看,今年國慶節期間魯豫冀地區小麥價格出現大跌,國家公布2016年小麥最低保護價后市場價格出現反彈。

                  對于價格出現大跌的原因,李紅超解釋,在于節日過后面粉銷售逐步減弱,面粉廠家開機出現下降,小麥需求減弱,部分下調小麥價格。價格下調后引發市場送貨增多,供需兩不旺的情況下促使小麥價格急速下滑。

                  “此輪價格下跌比較突然,雙節來臨之前節日影響下,面粉廠小麥收購整體穩定,而新小麥上市之后整體行情比較低迷,面粉廠下調價格引發貿易商集中出貨,相互作用之下價格出現快速下滑。”李紅超稱,“目前看,10月中旬小麥價格受政策影響有所上漲。10日晚間,國家公布2016年小麥最低保護價維持在1.18元/斤(3級),此消息提振了小麥市場。10月中旬小麥市場一改上旬下滑趨勢,整體購銷趨于活躍。”

                  而玉米市場來看,供需關系的失衡是此輪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目前國內玉米總體供大于求。加上新糧上市,玉米貨源供應相對充足。”有分析師介紹,全球市場來看,也是供大于求,且國外價格低于國內。

                  這產生了一種擔憂:如果國外價格低于國內,是否會造成進口的沖擊進而拉低國內玉米價格?分析師解釋,“玉米實行配額制。每年進口的配額在720萬噸,總體進口的量不會很大。但是像玉米的替代品,像高粱和大麥的進口量可能會大量增加。”

                  不過,有期貨研報認為,替代角度來講,由于國內玉米價格大幅下跌,進口高粱、大麥替代優勢減弱。

                  綜合媒體報道可知,在糧食價格下挫的態勢之下,農戶的直接收益受到沖擊,對于如何轉變種態勢,業界說法不一。

                  從記者了解的情況可知,一些“觸網”農業項目的做法,可以為保障農戶收益提供借鑒。

                  例如,有互聯網+農業項目自行建設供銷渠道,產出和銷售之間沒有過多的經銷商介入,因此,在定價權上更有話語權,從而保障了種植戶的利益。

                (責任編輯:王永芳)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