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3日,全國人代會開幕前,到北京參加“兩會”的河南代表,都會看望在京河南籍務工人員。今年看望的對象是在京豫籍專家、學者、優秀學生代表等,這次高大上的會見折射出河南轉型的升級以及對人才的渴盼。這場“北京之約”釋放的信號,引起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高度關注,引發企業、專家、高校界的代表、委員熱議。
3日下午,河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郭庚茂,省長謝伏瞻和河南在京的專家、學者,話鄉情、談科技、論創新,共論引才引智興中原,邀請“最強大腦”常回家看看。
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郭庚茂在座談會上坦言,現在河南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這個階段需要大量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各方面物質基礎逐漸完備,具備了大量吸納高端人才的條件和環境。另一方面,河南的發展到了不解決人才問題,可能就上不去的境地,下一步做的事情,沒有大量人才的支撐,很難去突破。
“提升科技創新水平,核心是要集聚各類創新人才”。昨日,全國人大代表黃布毅受訪時表示:政府正積極探索能夠集聚人才、充分發揮人才作用的體制機制,我省已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正在積極創造集聚人才、人盡其才的政策環境。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加大力度,厚植創新土壤,努力把我省的人口優勢轉變為人才優勢,為人才的引進、培養和使用,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政協委員、省科技廳廳長張震宇,給記者提供了河南科技的一份成績單:“十二五”期間,我省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106項,其中科技進步特等獎4項,科技進步一等獎7項;專利申請和授權持續攀升,2015年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突破7萬件和4萬件大關。(記者 侯夢菲 劉江浩 王磊 朱琨 田園)
4月22日,省政協港澳委員座談會在深圳舉辦,學習全國“兩會”精神,通報省政協2016年工作要點等情況。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兩會期間發出的關于中國未來發展的信號,引起全球市場密切關注”;”俄羅斯記者羅佩卓由衷感嘆:“我在兩會上觀察到的中國,是一個更自信、更開放的中國。
伴隨著春天的陽光,伴隨著全國兩會有條不紊的節奏,關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以2600票贊成、208票反對獲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前房地產市場的庫存積壓情況主要出現在部分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而這些城市商品房的剛性需求和投資性需求相對較小,去庫存的速度會比較慢,這就需要政府因城施策化解庫存。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全國兩會上,延遲退休、社保、醫療、扶貧、學前教育等一系列與百姓息息相關的民生任務時間表有望得以明確。
2016年兩會熱詞熱語
全國人大代表、安琪集團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姚鵑建議,在油炸面制品和焙烤食品中全面“禁鋁”,以更好保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3月13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
每年全國兩會,都透著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氣氛。兩會進程中,人民大會堂百米紅毯“部長通道”,面對守候的中外記者,列席大會的部長們熱情回應提問,主動上前發聲。
“著力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讓廣大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從習近平總書記的“兩會時間”里,人們讀出了深厚的民生情懷。
在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廣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康永恒看來,“街區制為我們找到了一條以人為本解決‘城市病’的路徑”。
兩會花絮:天安門廣場上的另一面
3月9日,《人民日報》2版頭條全文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3月4日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聯組會時的重要講話。
每年的“兩會”,房地產都會迎來一波利好政策,今年也不例外。
每年的“兩會”,房地產都會迎來一波利好政策,今年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