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2日12:13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于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再次作為重點給予突出強調,讓住房租賃的發展方向更加明確
一旦房價在一些城市過快上漲,肩負房地產市場調控主體責任的地方政府就應“該出手時就出手”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保護租賃利益相關方合法權益,支持專業化、機構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權,實行差別化調控。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對比今年會議不難發現,明年將是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力爭取得實效的一年,房地產長效機制將逐步進入實施階段。
今年以來,住房領域實施了不少新制度。除了近些年一直延續的各種行政調控手段之外,國家加大了對住房租賃的支持力度,多地出臺支持住房租賃發展的政策措施。應該說,住房租賃在過去的一年大踏步地走向舞臺中央,為建立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吹響了沖鋒號。各地方也在積極探索,一些有益探索有望成為未來改革的新方向。如,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支持北京、上海兩地開展共有產權住房試點,旨在加快解決住房困難家庭的基本住房問題。還比如,北京市鼓勵國有企業利用自有土地建設保障房,目前已經建設約12萬套。此外,關于“要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的要求,從部委負責人的回應來看,相關部門正在按照中央要求開展工作。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對房地產市場的部署中,把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再次作為重點給予突出強調,讓住房租賃的發展方向更加明確,表明中央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通過租購并舉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決心。
上世紀末,我國實施了第一次住房制度改革,核心是停止福利分房,實行市場化改革。盡管當前房價在一些城市過高,也一度出現房價過快上漲,但不可否認的是,住房市場化改革使得我國房地產市場快速發展,房地產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使得我國在總體上告別了住房短缺。因此,未來的房地產市場發展,仍然應該堅定不移地堅持市場化道路。
盡管取得了顯著成績,我國房地產仍然積累了一些問題。從市場的角度看,其表現就是房價在一些城市過高,房價在一些城市過快上漲,投資投機性需求一度較為普遍。一些困難群眾因為房價過高和過快上漲仍然面臨住房困難等。
財經評論員馬光遠認為,當前房地產市場面臨一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市場和政府的定位問題,房地產基本制度建設問題,房地產政策的定位問題以及一系列配套體系等。由此,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成為當務之急。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許多業內專家認為,目前我國的商品住房供應主體是開發企業,政府供應一小部分保障性住房。多主體供應代表供應主體將更加多元化,不僅限于房地產開發企業和政府。
住房制度改革不是對某一領域政策和制度的細枝末節修補,而是從多個角度協同發力,發揮綜合性作用,可能包含土地制度、住房金融制度、稅收制度、信息制度、住房保障制度以及交易監管等一系列制度的構建。住房制度的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并非短期能夠實現的,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
在此過程中,行政調控等短期調控措施仍然將發揮作用。2018年,將繼續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權,實行差別化調控。一旦房價在一些城市過快上漲,肩負房地產市場調控主體責任的地方政府就應“該出手時就出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亢 舒)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對比今年會議不難發現,明年將是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力爭取得實效的一年,房地產長效機制將逐步進入實施階段。
房地產稅是房地產長效機制的一個組成部分。明年房地產長效機制能否“再快一點”,是很多網民的關切所在。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權,實行差別化調控。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樓市在調控中逐漸退燒,但二三線城市依然高溫。這也是讓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在2017年依然刷新歷史紀錄,全國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價創造新紀錄的原因。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表示,15個熱點城市中11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同比下降,降幅在0.2至3.2個百分點之間,“分類調控、因城施策”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效果繼續顯現。
昨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11月房地產開發投資、銷售面積增速雙降。1-11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均比1-10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
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業作為“穩增長”抓手的作用也會相應減弱,轉而會通過相應的制度改革和機制建設,滿足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標。
根據易居研究院的研究測算,未來十年我國租賃市場規模將達到4萬億元左右,這個萬億元市場目前為止仍未成長出一個千億元市值的公司,租賃市場整體上仍是一座尚待挖掘的金礦。
高力國際華東區研究部董事陳鐵東表示:“中國房地產市場作為快速發展的新興市場,相關政策的支持和鼓勵,國內人工智能的生產及技術將愈發成熟及普及,將推動中國人工智能在房地產的應用。”
高盛高華證券執行董事兼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宋宇在29日召開的“關于2018中國宏觀經濟展望的媒體見面會”上預測,明年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速將從今年的7%左右降至4%。
多年來,我國經濟很大程度上依靠房地產拉動增長,對應對經濟下行的壓力,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是多輪房地產政策刺激結束之后,經濟增長乏力的局面會再次顯現。更嚴峻的是,過度依靠房地產“穩增長”會弱化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不利于長期經濟增長。
為了賣房,一些房地產公司在廣告用語上也是下足了功夫。目前,樓市調控已經取得成效,盡管房地產市場有所回落,但房地產廣告似乎未受影響。
為了賣房,一些房地產公司在廣告用語上也是下足了功夫。目前,樓市調控已經取得成效,盡管房地產市場有所回落,但房地產廣告似乎未受影響。
明年房地產政策將如何發力?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國土資源部、人民銀行在武漢召開的部分省市房地產工作座談會引發業界關注。
今年以來,北京土地市場推出的住宅地塊,除了建設自住型商品房外,全部實行了“限房價、競地價”的方式,也就是說,土地在出讓的時候,就已經提前限定了未來的銷售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