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天下新聞 > 正文

                十九大時光·一線見聞:“下一個五年,還想參與超級工程建設”

                2017年10月18日17:15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5034

                  10月13日,即將完工的港珠澳大橋屹立在碧波萬頃的海面上。湛藍的天空下,浩渺的伶仃洋上,大橋如巨龍出水,栩栩如生。

                  3個月前,港珠澳大橋建設傳來捷報:大橋海底隧道貫通,這標志著大橋主體工程完成。來自全國各地的橋梁建設者,在7年多的時間里,用智慧與汗水換來了臥龍海中相會。他們用一滴滴汗水筑起港珠澳大橋的“神經”和“血脈”。正是他們的心血和付出,使港珠澳大橋成為有靈魂、有魅力的超級工程。

                  近日,《工人日報》記者再次走進這個超級工程現場,探訪這里的建設者。

                  10月13日正午過后,港珠澳大橋交通工程弱電專業工程師王強從鋼箱梁施工扶梯攀爬上橋面,又登上了燈具安裝直臂高空作業車。

                  隨著升降平臺的抬高,波瀾壯闊的大海和雄偉壯麗的港珠澳大橋慢慢展現在眼前,一陣清涼的海風穿過王強被汗水浸濕了的工裝,他長舒了一口氣。

                  “由于前期工作界面的限制,交通工程大部分工作量積壓在了近兩個月,面對年底具備開通條件的要求,弱電專業面臨工期緊張、任務繁重等不利因素。”王強告訴《工人日報》記者,通過科學組織搶工,剛檢查的鋼箱梁內,各專業工作已完成90%。

                  王強要對燈桿上的霧燈和LED燈安裝工藝進行檢查和確認?!敖^不能因為搶工期而影響施工質量?!边@是王強作為弱電負責人對所負責專業的硬性要求。

                  隨著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的貫通,島隧工程只剩下東、西人工島上建筑和隧道鋪裝、內裝施工,大橋建設者們正在為實現今年年底具備通車條件而奮斗。

                  作為世界級的超級工程,全長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體現了“6個最”: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世界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工程規模最龐大的橋梁。

                  港珠澳大橋建設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裝備,在多個領域填補了我國行業標準的空白,形成了走向世界的“中國標準”。

                  大橋的主體工程集橋、島、隧于一體,面臨諸多世界級技術挑戰,包括海中快速成島、隧道基礎處理與沉降控制、隧道管節沉放對接、水下結構止水、交通工程系統集成等。其中,大橋海底隧道也是我國第一條外海沉管隧道、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堪稱港珠澳大橋“最難啃的骨頭”。

                  2011年5月15日,于伶仃洋的萬頃碧波之中,建設者們打設了西人工島首個鋼圓筒。從第一個鋼圓筒的成功打設,到2011年12月7日東人工島最后一個鋼圓筒振沉完畢,兩個長約625米、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人工島,僅用207天就完成了島體成島。

                  相比東、西人工島,島隧工程沉管隧道的建設則更為復雜。沉管隧道長約6.7公里,其中海底部分約5664米,是我國首條于外海建設的超大型沉管隧道,由33節巨型沉管和1個合龍段最終接頭組成,最大安裝水深超過40米。

                  2017年5月上旬,港珠澳大橋迎來海底沉管隧道最終接頭的安裝。“最讓我們自豪的,是我們澆筑的100萬立方米混凝土,沒有出現一條裂縫。”中交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三工區一分區項目副經理張洪感慨地說:“我們做了世界上唯一一條不漏水的沉管隧道!”

                  “港珠澳大橋的完美收官是建設者對十九大最好的獻禮?!备壑榘拇髽蚪煌üこ添椖拷浝聿炭「F诖糯竽軌蚶L出中國未來五年的藍圖。

                  “我對未來充滿信心,下一個五年,我還想參與國家超級工程的建設,繼續作貢獻。”蔡俊福如是說。

                  港珠澳大橋島隊項目部副經理郭威關注了十九大微信公眾號。郭威相信,未來的中國,不管是建筑建設、經濟發展,還是人民的生活,都會越來越好。

                  “十九大是一面旗幟,也是一座燈塔,為勞動者指明了奮斗、砥礪前行的方向?!备壑榘拇髽蚬芾砭止こ坦芾聿扛敝鞴芎橐粭澮矊ξ磥沓錆M信心,“下一個五年,我將繼續發揮港珠澳大橋不怕苦不怕累精神,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保ㄓ浾?劉友婷 通訊員 禹新)

                文章關鍵詞:港珠澳大橋;十九大時光; 責編:安文靖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貫通 提前穿越“海底巨龍”

                  一路迤邐而行,穿過九洲航道橋的“風帆”主塔……  穿過江海直達船航道橋的“海豚”主塔,再穿過青州航道橋的“中國結”主塔,一座蠔貝形的人工島猶如明珠綴在海面上。換乘中交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部的電瓶車,我們來到西人工島東頭,這里是海底隧道暗埋段,也即海底隧道的西側起點。

                • 港媒:港珠澳大橋水泥摻假始于前年 或大規模摻假

                  報道稱,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2012年中動工,連接主橋及香港口岸人工島,香港路政署18日曾稱香港接線已全線貫通,有信心大橋香港段今年底完成。

                • 港珠澳大橋壓力測試報告涉造假 廉政公署啟動調查

                  5月23日,香港廉政公署發布新聞稿,證實在港珠澳大橋建設中,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的一家承判商涉嫌貪污,并向土木工程拓展署提供虛假混凝土(石屎)壓力測試報告。

                • 港珠澳大橋壓力測試報告涉造假

                  香港廉政公署對21名涉案人員進行拘捕調查。

                • 港珠澳大橋地盤工作臺突然倒塌

                  據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消息,香港勞工處高度關注港珠澳大橋地盤29日發生的工作意外,正調查原因,查找持責者的法律責任,并提出改善措施。

                • 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成功合龍

                  當日,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合龍儀式在珠海舉行。港珠澳大橋主體建造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開工建設。

                • 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成功合龍:施工7年,可抵御16級臺風

                  央視新聞客戶端6月29日消息,在6月28日晚十一點半左右,港珠澳大橋最后一塊鋼箱梁開始進行吊裝施工,經過1個多小時的緊張作業,吊裝作業順利完成,6月29日上午,經過對合龍橋梁的相關數據進行檢測,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確認,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在6月29日上午10點成功合龍。

                • 港珠澳大橋將于2016年建成 設計壽命120年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體港珠澳大橋工程島隧項目總經理林鳴表示,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面臨四個方面的挑戰,建設管理挑戰、工程技術挑戰、環境保護挑戰、施工安全挑戰。2010年11月25日,中國交建與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簽訂合同,以設計施工總承包方式建設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島隧工程。

                • 港珠澳大橋啟動沉管浮運 迎工程關鍵節點

                  已開工三年的港珠澳大橋建設2日迎來工程關鍵節點。重4.6萬余噸、造價上億元人民幣的首節海底隧道沉管,在8艘大馬力拖輪拖帶下緩緩離開珠海桂山沉管預制場,駛向目的地——西人工島。

                •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發生意外 致1人死亡十余人受傷

                  請點擊安裝按鈕安裝  香港東涌碼頭對面的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工地發生工業意外,一名工人死亡,十多人受傷,其中二人傷勢較重。意外在早上十時許發生,意外的地點是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的工地,位置在赤鱲角機場對出。

                • 港珠澳大橋主體下月開工 大橋計劃2016年建成

                  (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潘虹) 日前,由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舉辦的第五屆世界海洋日 “在發展中保護 在保護中發展——南海區海洋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行。據介紹,港珠澳大橋深水區非通航孔橋由70米增大到110米,淺水區非通航孔橋由70米增大到85米,從而單單深水區的橋墩數量減少約270個。

                • 港珠澳大橋將進入全線施工期 大橋海事處揭牌

                  記者18日從廣州海事局了解到,備受關注的港珠澳大橋建設即將進入全線施工期,屆時將有上萬名施工人員、上千艘船舶參與。記者在現場看到,港珠澳大橋海事處設在港珠澳大橋西人工島水域的現場監管躉船“海躉1550”上。

                • 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貫通 全球最長能抗八級地震

                  建成通車后珠海香港兩地通行時間將從陸路約三小時、水路1個多小時縮減到30分鐘車程  全球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昨日正式貫通。按照計劃,港珠澳大橋明年建成通車后,珠海和香港兩地的通行時間將從過去的陸路三四個小時、水路1個多小時,壓縮到30分鐘的車程。

                • “占中”港鬧自我隔絕香港經濟發展空間

                  大多數社會動亂都存在經濟根源,這次香港“占中”動亂也不例外。而一些貌似保護港人機會的做法,也大大提高了香港的成本,降低了香港的效率,最終壓縮了港人發展的空間。港人不要以為對內地勞動力更大程度開放是搶奪港人飯碗,恰恰相反,這樣能給港人在香港、內地乃至海外創造更多飯碗。

                • 香港特首梁振英吁 港人把握珠三角發展機遇

                  梁振英指出,隨著港珠澳大橋及廣深港高速鐵路在未來3年落成,泛珠三角城市圈的經驗、發展規模將會是世上前所未見。梁振英表示,港人應思考如何把握機遇,思考在珠三角發展中,可以擔當什么角色。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