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6日09:49 來源:經濟日報
抑制樓市過熱,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雙限”措施是治本之策之一,“雙限”限制了投資投機性購房,突出了住房的居住屬性,使供給與真正有支付能力的剛需對接。其次,有必要適度校正針對樓市的貨幣政策,從穩健偏寬松回歸中性穩健,此外,出臺房地產稅也有助抑制樓市泡沫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了8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價格變動情況。同以往分化復雜的走勢有所不同的是,本月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無論是環比還是同比,絕大多數城市的住房價格都呈現出上漲的特點,有些城市漲幅明顯提高。
雖然對樓市高燒的原因及后果見仁見智,但專家普遍認為相對寬松的貨幣環境下社會資金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是重要原因,加杠桿背景下的炒房熱會帶來泡沫和金融風險,“虹吸效應”會危及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但對如何才能治本,一些專家給出的藥方似乎只有加大土地供應。
這里有兩個問題必須考慮清楚。第一,如果現在的房地產市場已經有很大泡沫,加大土地供應,是不是會使泡沫積聚得更大?從1998年到今年8月底,全國新建商品住宅累計銷售面積加上再建和待售的部分,共計169億平方米,按去年底7.7億城鎮人口計算,人均22平方米;即使在一線城市北京,從1991年到今年8月底,全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累計加上目前在建和待售的部分,共計3.35億平方米,按去年底1887.7萬常住人口計算,人均17.8平方米。8月底,全國和北京市在建和待售商品住宅分別為52.2億平方米和6367.3萬平方米。供應量總體上是充足的,存在的是結構性矛盾。有的家庭有多套房且多套房中不乏用于投資的目的,但還有很多家庭沒有一套房。而現有的新房和二手房源,如果對應于有支付能力的剛需和改善性需求,至少一段時間內在總量上是能夠保證的。如果加大土地供應,更多的投資者加入進來,一二線城市難免重蹈三四線城市的覆轍。
第二,加大土地供應,房價能否應聲而降,能否惠及更多有剛需和改善性需求的民眾?“雙限”本應減少需求并因此降低房價,但此前上海的調控傳言和杭州的調控措施都引發了搶購風潮,表明很多搶購者絕非剛需者,而是屬于限制的對象,即投資者。如果不加限制,且不斷加大土地供應,那些“雙限”對象必然可以不受限制地投資炒房。無論是社會資金涌向房地產領域,還是個人投資者貸款買房炒房,都是在看漲預期引導下,將投資房市作為換取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的渠道和途徑。在這樣的背景下,房價在一定時期內還會繼續上漲,更多民眾或只能望房興嘆,或背上更加沉重的債務負擔。
首先,曾經實行過、目前又在一些地區重啟的“雙限”措施是治本之策之一。因為“雙限”限制了投資投機性購房,突出了住房的居住屬性,使供給與真正的有支付能力的剛需對接。實踐證明,真正抑制了炒房,嚴重背離價值的房價就有望向符合價值的方向回歸。當然,考慮到一些民眾改善居住條件的需求,重啟“雙限”措施可考慮以限貸為主、限購為輔,重點是去杠桿,防范泡沫和金融風險。
其次,有必要適度校正針對樓市的貨幣政策,從穩健偏寬松回歸中性穩健,也是一項治本之策。近兩年來,央行及有關部門采取了6次降息、5次降準,改變首套房貸認定辦法,降低二套房貸比例,取消限購限貸限外等一系列措施,旨在增加貨幣供應量及流動性,降低融資成本,同時也使更多資金進入樓市股市。當前,貨幣供應量與流動性都比較充裕,這一方面表明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的邊際效應已近極限,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資金正因此流向樓市,加劇了泡沫風險。相對于興辦實體經濟的艱辛和不確定性,資本的逐利性使其必然被樓市高額而快速的回報所吸引。因此,有必要調整現行貨幣政策,通過中性穩健操作,從源頭上遏制炒房的資金流入樓市。同時,金融部門可以同其他職能部門聯手,在信貸、稅費、其他相關手續方面有保有壓,鼓勵各類企業、民間資本投資實體經濟,重點支持那些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方向、關系國計民生、符合結構調整要求的產業及新經濟產業等。
此外,出臺房地產稅也有助抑制樓市泡沫,但其出臺與實施需要厘清是以人還是以家庭為對象、是按套數還是按面積、具體標準數值如何確定等關鍵問題。如果征稅標準過高,對遏制炒房或許作用有限;但如果標準過低,需要考慮的就是對改善性需求的遏制及打擊。所以,出臺此項政策之前需要廣泛征求各方意見,考慮公平、效應、可操作性等,在各種影響因素之間尋找最大的政策公約數。(作者:潘 璠 來源:經濟日報)
二套房無差別的“認房又認貸”,60%首付可以說是鄭州兩度限購以來,最為嚴苛的限貸政策。河南商報記者多方調查得知,這些區域的房源銷售多針對鄭州購房者,那些失去了購房資格的,就涌入這些非限購區域。
二套房無差別的“認房又認貸”,60%首付可以說是鄭州兩度限購以來,最為嚴苛的限貸政策。河南商報記者多方調查得知,這些區域的房源銷售多針對鄭州購房者,那些失去了購房資格的,就涌入這些非限購區域。
二套房無差別的“認房又認貸”,60%首付可以說是鄭州兩度限購以來,最為嚴苛的限貸政策。河南商報記者多方調查得知,這些區域的房源銷售多針對鄭州購房者,那些失去了購房資格的,就涌入這些非限購區域。
“雙限”政策以來,很多人都靜等房價下跌,一些人則認為鄭州屬于單核城市,發展潛力無窮,而且隨著拿地、建筑成本的提高,房價下跌不太可能,那么“雙限”后這一周,鄭州樓市表現如何?
國慶節期間,鄭州人的“朋友圈”攝影比賽,被樓市調控的新聞刷爆。2016年10月2日,鄭州主城8區內對180平方米以下商品房實施限購;10月3日,鄭州限購區域內首套房首付比例升至30%。
進入10月,全國樓市一改持續多月的低迷局面,成交量回升。其中,作為樓市風向標的一線城市尤為明顯。
國慶節前一日,央行宣布解除限貸,同時河南五部門出臺意見,促進房地產業發展。那么解除限貸以后,市場會出現井噴嗎?房地產市場會出現進一步分化嗎?后限貸時代,老百姓究竟該不該立刻買房?14日,幾位來自河南省內房地產行業的大咖,圍繞“限貸解除,市場會井噴嗎”發表真知灼見,上演了一場酣暢淋漓的思想碰撞。
面對雙限政策,有房屋中介機構提出愿意幫購房者牽線,找人補社保、個稅記錄,規避相關限制,但這類鋌而走險花錢走“潛規則”的做法,也有副作用:一旦買家支付了傭金、首付款,若最終受政策影響無法購房,將面臨中介費、首付款難以要回的窘境。
面對雙限政策,有房屋中介機構提出愿意幫購房者牽線,找人補社保、個稅記錄,規避相關限制,但這類鋌而走險花錢走“潛規則”的做法,也有副作用:一旦買家支付了傭金、首付款,若最終受政策影響無法購房,將面臨中介費、首付款難以要回的窘境。
克而瑞最新數據顯示,9月26日至10月7日,鄭州市商品房供應面積為60.86萬㎡,環比下跌37.9%,成交面積為56.41萬㎡,環比下跌9.77%。雖然供應面積和成交面積下跌幅度很大,但成交均價卻依然呈上漲趨勢,均價達12409元/㎡。
克而瑞最新數據顯示,9月26日至10月7日,鄭州市商品房供應面積為60.86萬㎡,環比下跌37.9%,成交面積為56.41萬㎡,環比下跌9.77%。雖然供應面積和成交面積下跌幅度很大,但成交均價卻依然呈上漲趨勢,均價達12409元/㎡。
隨著樓市全面進入“無限”時代,此前受到限購限貸政策影響的剛改型人群,換房門檻大為降低,部分改善型換房買家已經開始抄底入市。對于手頭資金并不寬裕的他們而言,“賣一買一”成為常態,也正是這種頻繁的二次交易,催熱了久無波瀾的二手樓市。
新車與二手車交易是否形成了緊密聯動、互促,被視為一個國家汽車市場健康與成熟的重要標志。
原標題:二手車市受雙限影響成"瘸腿" 亟待補鈣輸血 新車與二手車交易是否形成了緊密聯動、互促,被視為一個國家汽車市場健康與成熟的重要標志。懸殊的比例落差表明,中國二手車市場明顯“瘸腿”,須加速對其補鈣輸血以抑制失衡。
在上一版限購區域的基礎上,將長清區、章丘區納入限購范圍,本次及此前濟南已出臺的調控政策一并執行。而此次限購政策,將長清區、章丘區也一并納入限購范圍,同時,此前濟南已出臺的調控政策,這兩個區也要一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