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1日15:33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1日電 題:共同擔當,開啟全球經濟治理新航程——展望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之三
新華社評論員
杭州峰會召開前夕,世界銀行首期特別提款權(SDR)計價債券在中國成功發行,這是首只以人民幣進行結算的SDR債券。在世界經濟低迷、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的背景下,這一消息傳遞著中國信心,折射出國際金融格局的深刻變化。展望杭州峰會,從“更高效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等重點議題,到制定全球投資政策指導原則、深化國際金融架構改革等預期成果,都表明全球經濟治理正迎來新的時代契機。
如果說促進增長是G20的中心任務,那么完善治理則是G20的另一面旗幟。當前,主要經濟體走勢和政策更趨分化,貿易保護主義繼續抬頭,國際經濟貿易規則加速演變,碎片化和無序化的問題日益凸顯。作為全球經濟治理主要平臺,二十國集團能否凝聚共識、協調一致、共同行動,影響世界經濟的未來。把握大勢謀大事,從危機應對向長效治理機制轉變,議題從短期問題向深層次和長期性問題延伸,二十國集團的發展轉型已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2013年以來,從圣彼得堡到布里斯班再到安塔利亞,習近平主席連續3次出席G20領導人峰會,提出“共同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建設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體系”“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等一系列中國主張、中國方案,為改善全球經濟治理、促進合作與發展指明正確方向。把脈世界經濟,共商發展大計,即將開幕的杭州峰會將為全球經濟治理擘畫新藍圖,在G20發展進程中留下深刻的中國印記。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中華文明兼善包容的處世之道與當今世界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相互激蕩,使得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公平公正的價值追求贏得廣泛共識。目前,新興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50%。然而,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中的代表性不夠、發言權過低。這種不平等、不平衡現象,不利于抵御風險、共同發展。有鑒于此,杭州峰會在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的議題設置中,把重點鎖定為增強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提高世界經濟抗風險能力;在峰會籌辦過程中,中國與130多個發展中國家廣泛對話,海納百川的開放姿態將打造發展中國家參與最多、代表性最強的一次G20峰會……
當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國智慧與全球共識相互交融,當國際經濟秩序順應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力量上升的歷史趨勢走向公正合理,世界經濟的健康發展就有了深厚根基。“在中國舉行的峰會將不僅是G20重生的契機,還將是真正的國際合作重生的契機。”來自國際社會的熱切期盼,同樣說明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治理方向是各國人民的普遍愿望。
完善全球經濟治理,中國既是促進派,又是實干家。近年來,從不斷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到發起成立亞投行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出資設立絲路基金,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產品為全球治理注入動力、激發活力。擔任G20主席國以來,中國聯合各方成功重啟沉寂多年的國際金融架構工作組,啟動了全球金融治理框架改革,首次將綠色金融列為峰會議題,就幫助發展中國家和中小企業融入全球價值鏈達成重要共識……這些務實行動見證著中國的大國擔當,詮釋了行勝于言、兼濟天下的中國貢獻,使人們對全球經濟金融治理的“杭州共識”充滿信心與期待。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子湖畔,散發人間天堂的魅力,也涌動創新發展的活力。讓我們順勢而為、共襄盛舉,以杭州峰會點亮全球經濟治理之燈,燭照世界經濟增長之路,開創人類發展進步的新天地。
3月16日,美聯儲和我國央行先后上調利率,日本和英國央行相繼按兵不動,但市場還是“嗅”到了英央行收緊的氣息(前一周歐央行同樣如此),這似乎意味著全球主要央行達成了共識。
俄羅斯總統普京27日在索契舉行的俄智庫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年會上發表講話說,俄不追求全球主宰地位也不搞擴張。普京還說,他在去年的瓦爾代俱樂部年會上談到世界秩序失序,遺憾的是過去數月里情況沒有任何好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過去幾年里,全球經濟重心轉移到了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中國一直致力于加快全球經濟和金融治理改革,特別是提高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8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長乏善可陳,長期以來形成的4%穩定增長線再難企及,全球經濟治理也面對尷尬困境,舉步維艱。G20杭州峰會順勢而起,不走回頭路,從長計議全球經濟治理轉型與未來,象征著全球經濟治理呈現新起勢,進入新征程。
目前BDI指數498的低位較2008年11793點的歷史高位下跌幅度至95%,而即便在2009年次貸危機期間,BDI指數還在500點關口之上。
史密斯說,上述涉及健康的觀點有助于解釋為何截至18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喝茶加糖的習慣在英國的中上層階級中占有穩固地位。勞丹說,靠征收茶葉和糖進口稅獲得的資金為英國海軍提供了更好的食物,包括時令蔬菜在內。
因IMF下調全球經濟預期,需求前景不佳,NYMEX原油期貨下跌1.49美元,跌幅1.65%,報88.85美元/桶。01:30IMF主席拉加德、美聯儲副主席StanleyFischer、荷蘭財長、墨西哥央行行長卡斯騰斯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全球經濟辯論”講話
本周早期的全球股市呈現出一片“愁云慘霧”的景象。在此背景下,中國堅持的結構調整、“以質換量”的發展方式無疑將在復雜的全球資源重新配置中占據有利地位。“在全球經濟復蘇和中國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我們必須要看到關于中國經濟增長最深刻的變化,就是現在提的‘新常態’一詞。
新加坡和美國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
2014年全球經濟風云變化,充滿未知。據世界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4年全球GDP增速將達到3.6%,比今年的2.9%略高,但仍低于2005至2007年的5%。”。
美國兩黨9月30日談判破裂,聯邦政府10月1日正式“關門”。美國總統奧巴馬已經警告說,如果美債有史以來首次違約,引發的危險將遠超政府“關門”,“相當于關閉經濟的大門”。
美國兩黨9月30日談判破裂,聯邦政府10月1日正式“關門”。美國總統奧巴馬已經警告說,如果美債有史以來首次違約,引發的危險將遠超政府“關門”,“相當于關閉經濟的大門”。
全球信貸脈沖(credit impulse)在最近幾個月出現了急劇下降,這像極了10年前的雷曼時刻。有分析稱,全球經濟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崩盤。
“一帶一路”倡議包含了開放、包容、普惠和共享等重要理念,既是全球各國發展的迫切期待,又是中國經驗和智慧的全球共享,這將為實現全球范圍內的均衡發展提供新的模式。
據經合組織(OECD)在周二公布的中期前景展望中表示,未來幾年世界經濟將溫和增長,2017年全球GDP增長預計將從2016年略低于3%(這是自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增加至3.3%。預計2018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達到3.6%,將創2011年以來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