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省內新聞 > 正文

                13樓墜落5歲男孩奇跡生還 專家:兒童骨骼偏軟,抗暴力能力強

                2018年05月03日07:36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5034

                  河南商報記者 李佳 通訊員 郜繼恩

                  看著躺在醫院病床上和家人有說有笑的5歲男孩菁菁(化名),誰能想到一個多星期前,他曾從位于13樓的自家陽臺墜下與死神擦肩而過的場景。

                  危險

                  5歲男孩從13樓墜下

                  半月前,位于鄭州市高新區西四環與蓮花街交叉口附近一小區內,隨著“嘭”一聲響,家住13樓的5歲男孩菁菁,從自家陽臺跌落到樓后面的地面上。

                  由于當天為周六,很多人都沒有上班,出事地點很快就圍滿了人。側身躺在草地上,鼻子和嘴里有少量滲血的菁菁被鄰居一眼認了出來,在撥打急救電話的同時,有鄰居給他家人打了電話。

                  急救人員趕到時,除了口鼻出血、意識不清、呼叫沒有反應外,孩子并沒有出現嘔吐、抽搐、小便失禁等情況。

                  菁菁被緊急運往最近的醫院,一系列檢查后,他被送進重癥監護室。醫生經過進一步的檢查發現,菁菁蛛網膜下腔出血,下頜骨及雙側下頜頭骨折,顳頜關節脫位,同時CT檢查顯示肺部也有挫傷。

                  幸運

                  3天后墜樓男孩逐漸清醒

                  醫院各科專家迅速到位進行了會診,根據孩子病情建議進行保守治療。

                  但像這種高空墜落傷的病情變化非常快,一定要嚴密監控。“之所以不敢掉以輕心,是因為患兒年齡小,尤其外傷患者72小時內可能發生一些遲發性的臟器出血等癥狀極易危及生命,晚期還可能發生感染性并發癥。”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高新區醫院重癥科主任劉曉剛稱。

                  幸運的是,在重癥監護室觀察治療3天后,孩子病情逐漸穩定,出血也未見增加,并逐漸清醒。

                  第五天,菁菁終于脫離生命危險,轉入普通病房繼續治療。離開重癥監護室時,他開心地擺了個“剪刀手”的POSS,向一直無微不至照顧自己的叔叔阿姨表達感謝。

                  探因

                  兒童骨骼偏軟 抗暴力能力強于成人

                  病房中,河南商報記者見到了菁菁。看著病床上拿著遙控器、正津津有味看著電視的孩子,旁人怎么也無法把他和數天前的墜樓聯系到一起。

                  菁菁的家人稱,菁菁墜樓的位置為自家13樓陽臺,距地面有近40米高,事發時他正在陽臺上獨自玩耍。

                  由于家中陽臺的護欄將近1.5米,想著比較安全,所以就沒裝防護網,可沒想到正是這個疏忽,差點釀成不可挽回的事故。

                  在醫院采訪時,當了解到菁菁從13樓墜下而沒有大礙的事情后,不少人都露出了不可思議的神情,紛紛表示:“孩子命真大,簡直太幸運了。”但與菁菁相比,還有很多孩子卻沒有這份幸運。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我國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兒童高空墜落的事件也時有發生,通過檢索河南商報記者發現,近一個月全國就發生數起兒童高空墜落事件。

                  2018年4月25日,在重慶綦江一小區,一名2歲小男孩獨自在家時,不慎從21樓墜下,當場身亡。

                  2018年4月14日,在杭州蕭山某小區,一名4歲小男孩在家中睡覺,醒來后沒看見大人,不知何故,爬上了窗臺,不幸墜亡。

                  ……

                  對于菁菁的“幸運”,業內人士這樣說。

                  首先就是救治比較及時(從事件發生到抵達醫院僅花費了18分鐘),而且治療方案對癥。劉曉剛介紹,他們醫院是鄭州市創傷救治中心,針對此類創傷救治可謂經驗豐富。

                  此外,孩子自身的特點和天氣因素也幫了大忙。

                  具有多年消防救援經驗的張先生稱,孩子的體重輕(菁菁體重25公斤),骨頭并沒有完全發育好(才5歲),比較柔軟,也就更富有彈性,因而遇到外力時不容易骨折,這就好比給寶寶增加了一層保護氣囊,大大加強了孩子對暴力的緩沖機制。

                  除此,據出現場的急救醫生介紹,事發前鄭州連續多日降雨,在現場搶救時,孩子所躺的草地周圍土質松軟,這也大大減緩了高空墜落的沖擊力。

                  提醒

                  盯緊孩子 幸運不會每次都降臨

                  雖然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但每每想起孩子墜樓的事,孩子的爸爸就不禁后怕:“醫生說像這種情況,救治成功的概率是萬分之一,這次真是教訓深刻。”

                  據劉曉剛介紹,在臨床工作中兒童受傷案例相對比較常見,大多是由于年幼的孩子沒有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加之家長看管不到位所致。

                  像駕車時不注意,兒童開車門下車被撞傷;兒童未使用安全座椅,發生車禍時導致嚴重受傷;乘坐電梯時家長看管不力,致兒童卷入電梯。

                  家長一定不能心存僥幸,因為幸運不會每次都降臨,對于家中有幼兒的家長,為了更好地避免此類事故,劉曉剛建議家長應做到以下幾點:

                  1. 窗邊勿放桌椅等可攀爬的東西。

                  2. 向孩子輸入安全意識,比如告訴孩子不到窗邊玩耍,更不能攀爬。

                  3. 教育孩子勿模仿危險動作,比如動畫片里的超人。

                  4. 窗戶上安裝合適的防護欄。

                  5. 陽臺圍欄應定期檢查與維修,以免老舊松動。

                文章關鍵詞:家長;生還;剪刀手;重癥監護室;醫生 責編:彭向華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家長失信孩子禁報名?生政策惹爭議

                  家長有失信記錄,孩子不能報考心儀的高中。日前,山東省昌樂二中出臺的2018高中招生政策引發爭議。

                • 家長下樓不到10分鐘 鄭州5歲男孩13樓墜下幸存

                  搶時間就是搶生命,急救車很快將菁菁拉回醫院,創傷救治綠色通道一路暢通,醫生已經做好了救治準備。進一步的檢查發現,菁菁身上多處受傷:顱內(蛛網膜下腔)出血,面部及下巴(下頜骨及雙側下頜頭)骨折,下巴(顳頜關節)脫位,同時肺部也有挫傷。

                • 家長接送孩子連吃罰單 給交警寫信提建議

                  據安徽商報報道新學期開學一個月,因為要接送孩子上下學,而校門口又停車不方便,合肥一家長連續六次被電子警察抓拍到違法停車。4月18日,記者從合肥瑤海交警大隊獲悉,經過實地考察,交警部門最終接納了家長建議,對停車問題進行了相關調整。

                • 家長接送孩子連吃6張罰單 給交警寫信提建議被采納

                  據安徽商報報道新學期開學一個月,因為要接送孩子上下學,而校門口又停車不方便,合肥一家長連續六次被電子警察抓拍到違法停車。4月18日,記者從合肥瑤海交警大隊獲悉,經過實地考察,交警部門最終接納了家長建議,對停車問題進行了相關調整。

                • 小學入學面試家長通宵排隊:老命都快累沒了

                  4月14日,杭州很多爸媽送娃上興趣班,發現周圍比平常冷清不少,猛然想起――今天是民辦小學報名現場確認與面談的日子。2018年杭州市區(含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濱江)民辦小學招生人數。

                • 體溫計頭沒了家長整夜沒找到 結果在寶寶腹中發現

                  “孩子從能自主抓東西那一刻,家長們就得看好了。黃丹青表示,孩子從誤食水銀到排出水銀期間沒有出現中毒癥狀,但他還是叮囑家長一個月后要給孩子查下血液里的汞是否超標。誤食一些日化用品,如洗發水、沐浴露、洗手液、洗潔精等也會輕度刺激胃腸道,家長也應該盡量避免孩子誤服。

                • 杭州家長擠爆相親角:女兒博士學歷卻只敢說是碩士

                  老杭州人都知道,萬松嶺書院那兒,曾經是杭州人相親的聚集地之一。數百名家長帶著子女的征婚資料張貼在路兩旁石壁上,希望能夠遇到好的姻緣。一位家長說自己孩子條件好,非杭州本地女孩或者杭州沒房不娶。

                • 家長擠爆相親角:女兒博士卻只敢說是碩士

                  老杭州人都知道,萬松嶺書院那兒,曾經是杭州人相親的聚集地之一。數百名家長帶著子女的征婚資料張貼在路兩旁石壁上,希望能夠遇到好的姻緣。一位家長說自己孩子條件好,非杭州本地女孩或者杭州沒房不娶。

                • 三點半放學家長需要的不僅是托管班

                  “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問題”寫入了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這樣的提法寫入總理政府工作報告“還是第一次”!

                • 校外培訓與入學掛鉤 家長:明知是坑 不學就進差班

                  參加“坑班”以獲得好中學的錄取,校外培訓機構競賽成績成為升學“敲門磚”,學校老師引導學生參加校外培訓……針對種種教育怪象,教育部提出“十個嚴禁”底線要求,并聯合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等部門開展專項治理行動。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