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省內新聞 > 正文

                南水北調焦作段沿線 將建成2000多畝生態公園

                2017年09月16日09:19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5034

                南水北調焦作段沿線 將建成2000多畝生態公園

                南水北調中線流經焦作市區

                    約2個月前,焦作市南水北調綠化帶工程集中征遷工作全面完成。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唯一從中心城區穿過的城市,焦作南水北調綠化帶工程擱置長達8年,隨著征遷的完成,這項工程已經開始。

                  從過去一條長達10公里的“丑陋傷疤”,到未來的城市“最美風景線”,焦作將打造以南水北調精神為主題的開放式帶狀生態公園,既讓沿線人民喝上“南水”,也讓焦作市民受益。

                  【變化】

                  祛除南水北調焦作段

                  兩側的“丑陋傷疤”

                  焦作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唯一從中心城區穿過的城市。

                  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自西向東穿越焦作主城區,干渠大堤整體高出城區地面1.8~13米,猶如一堵墻壁,遮擋住城市景觀視線,工程對城市功能、交通、防汛的影響尤為突出。

                  此外,該區段內有不少企事業單位、居民、建筑物等,南水北調城區段兩側如同一條綿延10公里的“丑陋傷疤”,不僅威脅總干渠水質安全,還影響了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

                  如何保障“南水”的水質安全、改善老百姓的生活?2016年,焦作市開啟南水北調城區段綠化帶工程和改造提升區工程建設,今年3月實施集中拆遷。

                  4個月后的7月9日,焦作完成了南水北調城區段綠化帶工程征遷協議的簽訂、搬空、拆除“三個100%”,征遷1.8萬人。

                  【高興】

                  征遷居民搬進新房

                  “過去住的地方潮濕得很,窗戶都變形了。”提起自己家“30歲”的老房子,西于村村民張愛玲感慨萬千,她說,老房子就在南水北調渠旁,家里五口人住在一起,沒有天然氣、暖氣,環境臟亂。

                  一個月前,張愛玲一家搬進了西于村和諧嘉苑安置小區,一套四室兩廳兩衛的房子。“家里人都很高興。”她說,新房子有雙氣,居住環境變好了,小區對面的學校也快建好了,“孩子以后上學也方便。”

                  張愛玲說,房子的質量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開發商建樓之初,村里就選出了群眾代表,監督房子的建設質量。

                  焦作市南水北調城區辦常務副主任吳玉嶺介紹說,為了保證村民們住得舒心,他們建立了四級監督機制,“從市到區,再到村、村民,層層保障。”

                  【未來】

                  打造開放式生態公園

                  日前,南水北調焦作城區段綠化帶建設工程開始,“以綠為基,以水為魂,以文為脈,以南水北調精神為主題的開放式帶狀生態公園”設計方案正式向社會公眾征求意見和建議。

                  吳玉嶺說,南水北調綠化帶工程位于焦作城區段總干渠兩側,全長約10公里,單側寬100米左右,局部有拓寬,綠化面積近2300畝,綠化率達80%。

                  生態公園里有什么?吳玉嶺說,有“一館一園一廊一樓”。“一館”,即南水北調紀念館;“一園”,即南水北調主題文化園;“一廊”,即水袖藝術長廊;“一樓”,即南水北調第一樓。

                  “老百姓不僅能見到水,還能欣賞水渠兩側的美景。”吳玉嶺說,綠化帶工程除了保護好總干渠水質以外,還將產生巨大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記者 高鵬 文/圖)

                文章關鍵詞:生態公園;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綠化帶 責編:王文靜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鄭州西流湖公園北區建成

                  上世紀80年代,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展, 西流湖上游、賈魯河兩岸密布工廠和民居,產生的污水和生活垃圾對西流湖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此次公園(北區)部分區域的建成開園,將對改善我市的生態環境、提高城市品位、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發揮重要的作用。

                • 鄭州將建南水北調生態公園

                   9月11日,記者從鄭州市城鄉規劃局獲悉,《鄭州南水北調生態文化公園總體規劃》已通過專家初評,鄭州將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干渠水源保護為中心,打造一座集生態屏障、城市景觀、歷史文化和居民休閑于一體的生態文化公園。

                • 秋水長天 “醉美”柘城

                  近年來,柘城縣實施藍天碧水工程,強力治理大氣污染,讓天變得更藍了;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讓容湖、古黃河、余河坡的水源清凈如鏡。

                • 臭水溝變成“小江南”--河南項城駙馬溝滄桑巨變

                  一大早,58歲的攝影愛好者任新軍背上“家伙什”,準備出門,孫子小亮喊著:“爺爺,我也去。白雪覆蓋下的駙馬溝,一棵棵白玉蘭,一株株垂柳,小徑、涼亭和殘荷……眼前處處皆美景,讓任新軍等攝影迷頻頻舉起相機、按下快門。

                • 瑜伽達人秀絕技 布緞上睡覺似“小龍女”

                  7月4日,眾多瑜伽教練學校的瑜伽達人們來到長沙石燕湖生態公園,上演了一場唯美的竹林空中瑜伽。

                • 魅力新柘城——容湖生態公園

                  映象網商丘訊(記者 曾巖 閆繼紅)容湖生態公園是大型休閑娛樂生態公園,總投資10.8億元,建設面積2000多畝,規劃建設有主題公園、景觀旅游、時尚休閑、民俗文化、精品商務、生態居住六大功能區。目前,府前廣場、水幕電影和音樂噴泉已建成使用,觀魚木棧道、觀湖石橋和岸線綠化已順利完成,設計高達40米的容湖寶塔正在建設,建成后將成為容湖生態公園的標志性建筑。容湖生態公園的建成將大大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高人居生活質量,提升縣城整體品位,展現靚麗柘城形象。

                • 石家莊民心工程河心島公園變身豪華別墅區

                  圖為滹沱河綜合整治工程石家莊市區段示意圖,河心島位于圖中滹沱河的1號水面中央,該水面全長3.6公里,水域面積近6000畝,工程總投資約5億元。從湖心島生態公園演變為河心島別墅項目,從市民的免費綠地到富人的會員制球場,這中間的演變過程開發商是如何完成的人們不得而知。

                • 西流湖本來五一前后開放 要為南水北調配套工程讓道

                  對于為何延長工期,西流湖公園有關人士回應,一方面要為南水北調的配套工程暫停施工,另一方面附近村莊墳墓和拆遷等方面存在分歧。該負責人介紹說,之所以延后工期,一方面因為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的地下管道正好從西流湖公園的東岸穿過,地下管道鋪設完畢后,公園施工才能繼續。

                • 鄭州“西湖”正蓄水 水面面積可達180畝

                  (記者 楊慧俊)河南商報記者昨天從鄭州市水務局獲悉,12月24日上午,來自邙山提灌站的黃河水咆哮而下,流入引黃干渠西流湖進水口。隨著黃河生態水的不斷注入,西流湖公園(北園)有望呈現天藍、岸綠、水清的美好景觀。

                • 鄭州西流湖公園北區已正式開園

                  鄭州市園林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這次開放的西流湖生態公園區域位于隴海鐵路以北、化工路以南、西三環以西、引黃干渠以東,占地約81公頃,大約相當于4個碧沙崗公園的面積。據了解,建成后的西流湖生態公園將成為鄭州最大的生態景觀走廊、居民文化休閑熱點、生態創意產業基地、高檔綠色濱水家園。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