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省內新聞 > 正文

                前7個月鄭州PM10同比下降4.3% 來看鄭州秋冬如何治霾!

                2017年08月24日07:53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5034

                 

                  鄭州街頭行駛的渣土車

                  □記者王磊文白周峰攝影

                  閱讀提示|鄭州市今年前7個月空氣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部分指標持續好轉。PM10累計濃度1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3%。昨天,鄭州市環境保護局局長潘冰在鄭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上,作《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上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及本年度大氣污染防治情況的報告》,公布這一消息。

                  態勢

                  鄭州PM1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因為啥?

                  潘冰說,在京津冀及其周邊城市氣象條件較差、污染水平普遍上升的情況下,鄭州市今年前7個月空氣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部分指標持續好轉。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排第68位,較去年同期提高4個位次;PM10累計濃度1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3%。

                  “但是總體而言,我市空氣環境質量形勢依然十分嚴峻,PM10和PM2.5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距離年度目標差距很大。”他說。

                  為什么鄭州空氣質量這么難提升?昨天,鄭州環保系統資深人士稱,根本原因,還是能源結構不合理、產業結構需要調整、揚塵污染、機動車污染。

                  他解釋,鄭州市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2016年全市煤炭消耗總量約2600萬噸,其中電力、熱力行業煤炭消費占比很高,大幅度削減燃煤的空間極其有限。他建議,依托“氣化鄭州”建設,積極爭取天然氣資源,提高天然氣使用比例,真正把煤炭使用量降下來。

                  此外,鄭州電力、水泥等六大高耗能行業依然占比較大,占全市工業的40.2%,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遠遠超出城市環境承載能力和大氣環境容量。

                  “揚塵污染依然突出。”潘冰介紹,由于鄭州市處于城市化高速發展期,全市工地總數達到2000多個,帶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目前鄭州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300萬輛,其中汽車保有量達到254萬輛,并且每年以40萬輛的速度快速增長,加上市區道路擁堵等原因,造成機動車污染日益突出。

                  展望

                  秋冬季節馬上來了鄭州如何治霾?

                  鄭州市空氣質量具有顯著的季節性特征,大氣污染物濃度冬春季節高、夏秋季節低。秋冬季節馬上就來了,鄭州今后如何治理霧霾?

                  昨天,潘冰介紹,鄭州將堅決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控制好揚塵污染,治理好工業污染,減少燃煤污染,降低機動車污染。他說,鄭州將狠抓工地揚塵治理“7個100%”措施落實,確保實現環保達標;強化建筑垃圾清運和渣土車治理工作,不斷鞏固擴大治理成果;抓好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抓好工業企業污染治理、散煤治理、“小散亂污”企業整治和秸稈禁燒等工作。

                  強化大氣污染源頭治理,是今后環保工作的關鍵。據了解,鄭州將大力推進結構減排,倒逼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特別是對火力發電、鋁冶煉、水泥、碳素、耐材、石灰等高能耗、高污染企業,制定更加嚴格的標準,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力度。

                文章關鍵詞:大氣環境容量;機動車污染;煤炭;空氣環境質量;工業污染 責編:謝瑜瑤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北京明年或收擁堵費

                  今年,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將明確大氣環境承載能力紅線。

                • 京津冀將明確大氣承載紅線 北京明年或收擁堵費

                  近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辦公室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2014年重點工作》。5月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第二次工作會議召開,確定了今年的工作重點等具體細則。

                • APEC期間北京將參照“奧運模式”治理大氣

                  北京將與周邊省市開展聯防聯控,正制定污染物減排方案;今年將啟動制定京津冀及周邊區域空氣質量達標規劃,區域油品和車輛環保標識有望統一。今后,北京與廊坊將開展空氣重污染應急會商,重污染期間共同采取應急措施,進一步深化兩地聯動執法機制。

                • 專家:京津冀氣候條件越來越不利于污染物擴散

                  以我國為例,2016年11月以來,東亞冬季風偏弱,我國僅出現6次冷空氣過程,較常年同期(8.2次)偏少。艾婉秀說,西部和北部被“弧狀山脈”包圍,霾天氣過程往往易出現偏南氣流,將南部污濁空氣吹向華北平原并停滯,加劇了京津冀污染物和水汽的聚集。

                • 人民日報七問霧霾:什么時候才能呼吸到潔凈空氣

                  近期頻繁襲來的大范圍嚴重霧霾,不時啟動的空氣重污染預警,讓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人們心中焦慮。目前,全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均在近兩千萬噸,而且污染物主要集中排放在東部、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

                • 人民日報:什么時候才能呼吸到潔凈空氣

                  近期頻繁襲來的大范圍嚴重霧霾,不時啟動的空氣重污染預警,讓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人們心中焦慮。

                • 環保部與31個省市簽訂空氣質量目標責任書

                  “根據《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的要求,到2017年全國PM2.5空氣質量的濃度要平均下降10%,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重點地區還要下降得更多。本報獲悉,《大氣污染防治法》草案完成,在環保部內部尚未通過,因此很有可能還將延遲。

                • 專家分析京津冀霧霾成因:平均風速比常年同期偏小

                  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2016年11月以來,京津冀地區冷空氣次數少、平均風速小、小風日數多,導致近期京津冀地區大氣環境容量低,霾日數偏多。

                • 河南減少污染物排放條例實施

                  《河南減少污染物排放條例》昨天起正式實施。省環保廳廳長張慶義說,我省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基數大,排放總量均居于全國前五位。省環保廳政策法規處副處長李國敏說,將來企業購得的排污有償使用權用不完,還可以賣。

                • 曝各地氣象局被要求停止霾預報預警工作 官方回應

                  1月17日晚間,一張“關于暫停霾預報預警業務的通知”圖片在微博上流傳。霾橙色預警發布標準(北京市氣象臺):預計未來24小時內可能出現下列條件之一并將持續或實況已達到下列條件之一并可能持續。

                • 京津冀空氣質量將統一達標規劃

                  隨著京津冀一體化被正式提上日程,困擾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大氣污染問題,相關地區統籌規劃、更高效地實施聯防聯控,已勢在必行。市環保局介紹,六省區市正在著力加強頂層設計,編制區域空氣質量達標規劃。

                • 河南環保新規正式實施:施工揚塵最高可罰2萬元

                  《河南減少污染物排放條例》昨天起正式實施。省環保廳廳長張慶義說,我省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基數大,排放總量均居于全國前五位。省環保廳政策法規處副處長李國敏說,將來企業購得的排污有償使用權用不完,還可以賣。

                • 河南省環保廳:依法推進污染減排打造美麗河南

                  2013年9月26日,河南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河南省減少污染物排放條例》(以下簡稱《污染減排條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張慶義:與我省前幾年制定的環保法規相比,《污染減排條例》有著十分明顯的特點,是我省地方環保立法上的一個里程碑。

                • 空氣質量全國排名倒數 歡迎市民舉報冒黑煙等污染問題

                  昨日,東方今報記者從鄭州市燃煤鍋爐拆改工作推進會上獲悉,鄭州市政府向鍋爐拆改的企業及轄區政府累計發放了1012萬元的紅包,其中二七區政府獲獎最多,領走184萬元。張學軍分析說,鄭州市目前空氣質量狀況,由多方面原因造成,但根本原因還是該市已沒有大氣環境容量,沒有足夠空間容納高負荷污染物排放。

                • 環境保護是重大的民生工程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郭庚茂在省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明確指出,“要堅持綠色、循環、低碳、可持續發展,努力建設美麗中原,為人民群眾提供宜居舒適生活環境......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