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省內新聞 > 正文

                春節回家航班突遭取消 回應:賠償需乘客提出

                2017年02月01日08:31  來源:新民網

                5034

                王先生收到的航班取消短信/晨報記者張佳琪

                  據新聞晨報,“回想起1月11日下午收到的一則短信,當時真的以為自己不能回老家過年了。”原來,王先生提前20多天在攜程旅行上買好的機票,突然接到通知稱,航空公司取消了這趟“上海到鄭州”的航班。他只得臨時改變計劃,好不容易搶到了一張上海到洛陽的高鐵票,還是1600多元的商務座,后來又從洛陽中轉后回到鄭州。

                  王先生質疑:難道航空公司單方面違背合同、取消航班,就不需要向乘客解釋清楚原因,并提供其他合理解決方案,或者支付相應違約金嗎?

                  乘客投訴:航班說取消就取消

                  1月11日下午6點,王先生突然收到了攜程旅行發來的短信,告知他之前購買的“上海到鄭州”的航班已被取消。不一會兒,攜程旅行的自動語音電話也打了過來,告訴他航班取消的事情。

                  為了春節能趕回家過年,陪陪父母,王先生1月4日就購買了吉祥航空的HO1069航班,定于1月25日上午從浦東國際機場飛往新鄭國際機場。因為購買時間較早,機票的價格也很劃算,包括機場建設費在內,王先生一共付了1120元。

                  “買到過年回家的機票,本來是滿心歡喜的。”然而攜程的這則電話卻讓王先生的心情一下子跌到了谷底,“誰能想到這航班說取消就取消了,連個理由都沒給。”

                  強壓住心中的不滿,王先生只好重新打開了攜程旅行的APP。

                  “我看到沒有合適的改簽班次,只能退票再買其他航空公司的。但是剩下的幾乎全是3000元以上的原價票了,票源還比較緊張。”

                  王先生說,他早就預料到節前機票比較緊俏,所以才提前了20多天購票,但萬萬沒想到,自己購買的航班竟會被突然取消。

                  考慮到3000元以上的票價實在難以承受,最后他不得不用搶票軟件,搶到了一張上海到洛陽的高鐵票,而且還是1600多元的商務座,只能在洛陽中轉后再回鄭州。這樣一來,不僅增加了回家的路費,與家人相聚的時間也因此減少,王先生覺得這些增加的成本都是由于航空公司單方面違約造成的。

                  攜程旅行:航空公司計劃性調整

                  那么,春節前夕的航班為什么會突然取消呢?對于那些早就安排好行程的乘客,帶來的損失又該由誰承擔呢?

                  王先生認為,在出行前兩周取消航班,并不是出于像天氣這樣的不可抗力因素,航空公司和攜程旅行方面更應該主動向乘客說明原因,并給乘客提供補救方案,以最大限度減少乘客損失。

                  然而,在退費過程中,令王先生最不滿的恰恰是攜程旅行和吉祥航空的“不解釋”:“連一個最起碼的致歉都沒有。”

                  根據民航局最新發布的《航班延誤取消原因確認工作程序》規定,從今年1月1日起,程序施行后,旅客可登錄中國民用航空局消費者事務中心網站自行填寫《航班延誤、取消原因確認申請單》,向民航局申請確認所乘航班的延誤或取消原因。該程序規定,申請應自客票載明乘機日期之日起一年之內,由旅客本人或其授權人提出,并提供旅客訂座或乘機憑證(包括電子憑證)。

                  1月13日,記者撥打了攜程旅行的客服電話。接線人員在聯系了吉祥航空過后,回電解釋了王先生預計乘坐的航班被取消的原因,稱是因為“航空公司計劃性調整”。

                  攜程旅行方面還表示,因為航空公司方面原因(如機械故障等)致使航班取消的,乘客會獲得一定的賠償金,具體金額需要乘客本人聯系航空公司后才能確定,而攜程旅行只是按照航空公司給的處理方案來操作。

                  王先生質疑,為什么自己通過攜程旅行訂的票,卻只是被告知航班被取消,卻從未告知乘客所擁有的權益:比如是否可以改簽,因為改簽導致的損失應該由誰承擔;如無法改簽,乘客是否會獲得相應賠償?

                  吉祥航空:賠償需乘客自己提出

                  得知航班取消對旅客有一定補償后,王先生在13日下午聯系了吉祥航空。說明情況后,客服人員表示在3個工作日內,會有專門負責理賠的工作人員與他聯系。

                  王先生說,如果他沒有追問此事,航空公司是否也就不了了之了呢?

                  1月13日當天,吉祥航空的客服工作人員告訴晨報記者,近日一些航班的取消都是因為公司的計劃性調整;作出調整后,一般會短信通知旅客,短信上會告知取消原因;在第三方平臺(比如攜程旅行等)上購買的機票,公司也會告知第三方平臺,由第三方平臺轉告旅客。

                  隨后,該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了整個處理過程:短信通知旅客后,一般會建議乘客改簽,如果是改簽到本公司航班,與原本航班時間相差4小時以上,在免費的基礎上,還可以按200元一位的標準進行補償;如果是改簽到其他航空公司的航班,差價一般也是由吉祥航空來承擔;如果差價超過1000元,則需要上報公司再行處理。

                  那么,如何保證被取消航班的所有乘客,包括通過第三方平臺購票的乘客,都知曉這些規定呢?對此,吉祥航空的工作人員表示,不管是改簽本公司航班并給予相應補償,還是改簽其他航空公司產生的差價,都需要乘客自行與吉祥航空進行溝通處理:“我們給旅客發了短信通知,不可能一個個的電話打過去,因為這樣做還是有點困難的。”

                  [律師說法]相關賠償和補償規定仍空缺

                  王先生說,他在購票時曾注意到,自己購買的機票由于是打折機票,任何退改簽操作都需支付由于違背合同而產生的手續費。現在航空公司單方面違背合同,難道就不需要支付給顧客相應的違約金嗎?

                  對此,吉祥航空工作人員表示,此類情況沒有相應的賠償細則和標準。對于取消航班給旅客帶來的經濟損失,可以和公司進行溝通協調。

                  一位航空公司的業內人士也告訴記者,如果是航空公司方面原因導致的航班取消,一般是把旅客送到目的地為處理原則:在充分征求旅客意見后,盡量幫助旅客免費改簽到附近時段的航班,如果本公司沒有合適航班,可以改簽到別的公司,改簽中可能產生的差價由航空公司承擔。如遇到個別旅客無法實現改簽的,則根據具體情況來處理,目前確實沒有相應的賠償條例與標準。

                  對此,北京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張起淮認為,航空公司取消航班給消費者造成了實際上的損失,這實際上是對消費者權益的侵犯。但目前,民航卻沒有相關賠償和補償的規定,這在法律上的確還是一個空缺。在現行規定中,航空公司承擔的違約責任很少,所以消費者的權益的確很難得到保護。

                文章關鍵詞:航空公司;乘客投訴;航班延誤;賠償 責編:王文靜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17家航空公司下個月將“入駐”鄭州機場T2航站樓

                  2月18日下午,鄭州機場二期工程召開聯席會議,自今年3月6日零時起,國內17家航空公司的56條航線正式轉入鄭州新鄭國際機場T2航站樓運營。

                • 別讓“去哪兒”成問題

                  隨意修改退改簽標準、退票不退款、捆綁銷售、不及時通知非正常航班信息……在線旅游網站機票購買服務“摻水”,近年來不斷遭人詬病。

                • 對航空“自殘乘客”理應究責

                  如果對“自殘乘客”不予究責,那么很明顯對類似的抑郁癥等患者都應該予以“情大于法”式的溫情處理,很明顯這對于航空安全和航空秩序以及航空公共權益而言,都是后患無窮的。

                • 河南機場集團與西部航空公司簽戰略合作協議

                  11月12日,河南機場集團與西部航空公司在鄭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西部航空公司將在鄭州機場設立分公司,這是繼南方航空公司之后,鄭州機場擁有的第二家客運基地航空公司。

                • 航空公司選座費被旅客調侃

                  盡管航空公司的選座費被旅客調侃為“伸腿費”,一時間爭議得沸沸揚揚,但是這種個性化服務在經濟艙推行,也是“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去年8月,國航在經濟艙推出付費選座,按照座位的位置和舒適度來分成三等,經濟艙最好的座位收取600元選座費,選擇過道或者窗戶位置,交50元等。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