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尹江勇
作為河南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載體,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建設和推進工作備受社會關注,成為兩會代表委員的熱門話題之一。
“當前,我省的科技創新工作面臨重大機遇。”省政協委員、省科技廳廳長張震宇告訴記者,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與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中原城市群等組合疊加效應正在進一步顯現,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紛紛在豫建立分支機構或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我省實施開放創新提供了難得機遇。
張震宇介紹說,下一步,省科技廳將圍繞省政府工作報告,加速推進示范區建設,加大先行先試政策落實力度,提升核心區發展水平,遴選建設一批輻射區,擴大示范區輻射效應,培育壯大高新技術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爭取戰略性投資項目在示范區布局,力爭示范區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6%以上,鄭洛新三市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000家,充分發揮示范區在全省創新發展中的引領帶動作用。
“去年以來,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河南自貿區獲批建設,《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批復,都給洛陽高新區的創新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省人大代表、洛陽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馬志強表示,作為鄭洛新自創區和河南自貿區在洛陽片區的“雙核心”,在新的一年里,洛陽高新區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特別是圍繞“科技創新能力更強”這一目標,大力推動創新生態體系建設和主導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產城融合發展步伐,爭當中原城市群創新發展的領頭羊、排頭兵。
馬志強說:“我們要抓住鄭洛新自創區釋放大量政策利好的機遇,完善創新創業政策,完善創新生態體系,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力爭到2020年,建設5個以上百億級產業集群,打造千億級產業園區,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經濟發展的增長極。”
“當前,我省企業創新能力整體仍然較弱,競爭力不強,導致新動能增長乏力,影響了全省經濟發展的后勁,迫切需要加強創新驅動。”省政協委員、鄭州漢威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宋明說,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尤其需要不斷進行自主創新,并借助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新興技術手段,實現跨越式發展。
“去年以來,我省積極建設鄭洛新自創區,發布了一大批先行先試政策,提供了較多的財政科技專項資金和‘科技貸’等金融支持,為高新技術企業加速發展帶來了一系列重大利好。”宋明表示,希望今年政府能進一步推動鄭洛新自創區建設,加快政策、資金落地,將示范區建設成為一個內容豐富、服務多樣的高品質創新生態圈,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12月26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2016年度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結果揭曉,今年我省共有336項成果獲得省級科技獎勵,其中一等獎17項、二等獎127項、三等獎192項。值得關注的是,在獲獎的336個項目中,在鄭洛新自主創新示范區內的獲獎項目229項,占68.15%;在17項一等獎獲獎項目中,鄭洛新有12項,占70.59%。
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的實施意見》和《關于加快推進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
8月3日下午,省長陳潤兒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加快推進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等工作。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的實施意見》、《加快推進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
8月3日下午,省長陳潤兒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加快推進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等工作。
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新時期黨中央、國務院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
通過這些努力,將把示范區打造成為國家重要的裝備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現代物流創新中心和產業基地,成為中西部地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土。《方案》提出示范區建設的六項重點任務,包括深化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技術轉移和開放合作,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構建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和促進鄭洛新城市群協同創新發展。
昨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經出臺。河南省給鄭洛新三地開出了詳細的“任務”清單。
5月29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省委、省政府已于26日下達關于印發《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的通知。示范區作為我省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載體,其總體定位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原創新創業中心”,具體定位是“開放創新先導區、技術轉移集聚區、轉型升級引領區、創新創業生態區”。
今年3月底,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正式獲批;5月27日,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正式揭牌。方案給出了“答案”:根據鄭洛新三市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建設基礎和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示范區的空間布局和功能布局。
根據省委、省政府的規劃,將針對示范區出臺相關政策,指導省直相關部門、三市和三個國家高新區制定一系列先行先試政策,加快形成“1+N”政策體系。河南省科技廳高新處處長徐彬解釋:“1”指的是一個正在編制的規劃實施意見,N指的是N個相關省直部門的配合方案。
昨日記者獲悉,我省將按照“一市一概念”的思路統領示范區建設,鄭洛新三地將分別對不同領域進行探索。此外,示范區的先行先試政策,還將推廣惠及我省其他國家高新區。
示范區的核心是鄭州、洛陽、新鄉三家國家級高新區,我省將按照“三市三區多園”的架構,將鄭州、洛陽、新鄉三市內創新發展的優勢區域納入示范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將按照“一市一概念”的思路,各自探索,形成各有側重、各具特色、協同發展的局面。
3月30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新設3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河南鄭洛新國家級自主創新示范區就是其中之一。消息傳來,河南鄭州、洛陽、新鄉三地“喜大普奔”。國家級自主創新示范區是什么概念?又會給河南帶來何種利好?
2017年將持續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不斷提升產業競爭力,支持鄭州、洛陽、新鄉三市聯合創建中國制造2025城市試點示范。
昨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傳來利好消息,會議決定新設3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其中包括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