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航空港區,將成為一個擁有125萬人口的“特大城市” 鄧萬里/攝
根據鄭州都市區總體規劃,2030年航空港區將建成“特大城市”;2025年,與航空關聯的高端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超1萬億元,遠超去年鄭州GDP。將來,鄭州機場東側不僅建高鐵南站,機場也將建成城際鐵路換乘樞紐,還有三條地鐵可直達航空港區。
功能定位
航空經濟新城 將成經濟增長核心
規劃
國際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重要門戶、現代航空都市和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
解讀
鄭州都市區的戰略格局為“一主、一城、三區、四組團”。其中,鄭州航空港區被定位為“一城”,就是航空經濟新城。
未來的航空港區,根據我省發展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戰略定位,就是要把航空港區發展成國際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重要門戶、現代航空都市、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
這里說的“現代航空都市”,等于說再建一座新城,而且還是具有較高品位和國際化的城市綜合服務區,最終形成空港、產業、居住、生態功能區共同支撐的航空都市。
發展規模
未來航空港區 相當于一個特大城市
規劃
至2030年,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人口規??刂圃?25萬人,城鎮建設用地的規??刂圃?60平方公里。
解讀
按照航空港區的發展目標,力爭經過10多年的努力,使實驗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到2017年,實驗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體系初步形成,主要功能區開發建設初具規模,航空港經濟發展初見成效,航空都市框架基本形成。
到2025年,要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實驗區。那時,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地位顯著提升,航空貨郵吞吐量達到300萬噸,躋身全國前列,形成創新驅動、高端引領、國際合作的產業發展格局,與航空關聯的高端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萬億元。1萬億元啥概念?去年鄭州的GDP才6202億元,這個數字比鄭州的生產總值還要高很多。
目前我國依據人口數量劃分城市大小,20萬人口以下的為小城市,20萬至50萬人口的為中等城市,50萬至100萬人口的為大城市,100萬人口以上的為特大城市。到2030年,航空港區人口規模達到125萬人,相當于一個特大城市。
空間布局
中部組團發展成國際空港區
規劃
形成“一港兩區,一脈三心,多元復合,網絡組團”的實驗區空間結構。
解讀
規劃主要圍繞機場綜合樞紐核心以及生活、生產服務中心布局各個功能組團,共分為北部組團、中部組團以及南部組團三個大的功能組團。其中,北部組團定位為科技產業區,中部組團定位為國際空港區,南部組團定位為臨空產業區。
中部航空港區的建設,主要包括機場及其周邊核心區域,建設空港服務區、綜合保稅區、航空物流區,建設陸空聯運集疏中心等設施,重點布局和發展航空運輸、航空航材制造維修、航空物流、保稅加工、展示交易等產業。
北部組團,建設高端商務商貿區、科技研發區、高端居住功能區,重點發展航空金融、服務外包、電子商務、文化創意、健康休閑等產業,建設生態、智慧、宜居新城區。
南部組團,建設航空科技轉化基地和航空關聯產業發展區,重點布局和發展通用航空設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精密機械、新材料等產業。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