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社會新聞 > 正文

                快自查!你的身份證可能正在被使用 太多人已中招

                2018年02月24日14:19  來源:人民日報

                5034

                  微信實名認證

                  支付寶實名認證

                  收發快遞實名認證

                  原以為生活像金剛罩一樣安全

                  然而

                  你的身份信息

                  或以3分錢一條在網上被販賣

                快自查!你的身份證可能正在被使用 太多人已中招

                  前有身份信息泄露“被貸款”

                  今天有海淘額度被盜用

                  身份信息被用清關

                快自查!你的身份證可能正在被使用 太多人已中招

                  消費者海淘額度莫名其妙被盜用

                  上海的李先生在2017年雙十一期間,打算通過跨境電商海淘購買日用品,卻被告知,自己2萬元額度已經用光。但李先生自己根本沒買那么多的東西。查詢后才發現,個人額度早已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其他商家用完。而在新的一年,他的額度還在繼續被消耗。

                快自查!你的身份證可能正在被使用 太多人已中招

                  李先生記得在購物付款后第二天,客服人員告知他,2017年年度的個人跨境電子商務額度已經用完。李先生回憶自己整個2017年度購買的海淘商品肯定沒有超過兩萬元。

                  一探究竟:查詢明細

                  李先生通過海關總署下屬的跨境電子商務個人額度查詢平臺進行了明細查詢,發現2017年的額度,自己用了1500元,其余18500元額度被他人以李先生的名義進行了消費,而購買的渠道,遍布各大跨境電商平臺。其他還有很多他從來沒有登錄過的電商平臺、物流公司,有人冒用他的身份的信息進行商品購買,進口的額度達到18500元左右。

                  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

                  從2016年4月8號起,我國正式實施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政策規定,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的單次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000元,個人年度交易限值是人民幣2萬元。額度內的交易,關稅為零,超過單次限值、累加后超過個人年度限值的單次交易,全額征稅。

                快自查!你的身份證可能正在被使用 太多人已中招

                快自查!你的身份證可能正在被使用 太多人已中招

                快自查!你的身份證可能正在被使用 太多人已中招

                快自查!你的身份證可能正在被使用 太多人已中招

                  消費者身份信息被用于海關清關

                  李先生發現,有人還通過幾家大型電商平臺使用了他的身份證號和姓名進行了清關,在聯絡海關、警方進行登記之后,李先生發現,今年還有人繼續用他的名義進行清關。

                  李先生:聯系了海關,說讓我去找警方報警。警方那邊做了筆錄,但警方的回復是,他們也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在2018年的1月份,我又進行了一個查詢,發現1月3號左右又有一家電商平臺進行了冒用我身份信息進口商品。

                  在調查過程中,記者發現自己也有一筆被冒用的跨境電商購物,平臺信息顯示,有人使用了記者的姓名和身份證號和一個陌生的手機號碼在廣州一家跨境電商平臺購買了幾百元的奶粉,記者隨后聯絡了該電商平臺,工作人員黃先生表示,他們沒辦法核實身份證是不是由本人使用的。

                  海淘身份信息驗證方式

                  電商:提供身份證號碼和姓名。

                  記者:不用原圖嗎?

                  電商:不需要原圖,海關那邊判斷只需要姓名和身份證號沒問題。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海淘購物避稅進貨

                  電商平臺工作人員黃先生告訴記者,他們查詢發現,不光是記者的名字,真正的買家還使用了其他幾個人的名義在該平臺購買商品,全都郵寄到了黑龍江,但是他撥打電話號碼聯絡,對方卻說是在廣西開店,想通過這種方式避稅進貨。

                  電商平臺:它是一個商鋪,見到我們的貨物非常便宜,他的額度已經買完了,就用別人的額度去買,在我們這里注冊了好幾個賬號,我問他怎么找到別人身份證信息的?他就說網上找的。

                  身份信息泄露誰該負責?

                  記者撥打了海關12360咨詢電話,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此類事件他們已經遇到很多了。

                  海關工作人員:我們之前也有收到其他消費者跟我們反映過這種事情,一般就是您的個人信息被盜用了,有可能在某個地方被泄露了,所以有人冒用您的名義去進行通關,額度涉及比較大,而且是比較頻繁的話,建議您跟公安部門報案處理,因為海關這邊是沒辦法去判斷說是否是您本人操作。

                  有消費者還向海關反映,會受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空包裹。包裹確實用他的名字,而且也會發快遞到他那里,但收到的卻是空盒,但是沒辦法知道買到的到底是什么,寄到了哪里。

                快自查!你的身份證可能正在被使用 太多人已中招

                  查詢有關個人身份信息泄露的報道,不難發現,個人身份信息早已成為網絡黑市上倒賣的“熱門產品”,半年前,還有一名前電商平臺工作人員伙同他人盜取了50億條個人信息。

                  如何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快自查!你的身份證可能正在被使用 太多人已中招

                  學會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

                  防患于未然!

                  有危險!公安部提醒:過節這些東西別曬到朋友圈

                  不少人喜歡在朋友圈上“曬”各類生活信息和照片。但你知道嗎?這些行為間接泄露了個人的相關信息,如果被別有用心的人看到、利用,將造成家中或個人財物被盜竊,甚至危害自己和家人人身安全。那么,玩手機、曬照片究竟有哪些禁忌?

                文章關鍵詞:電商;支付寶;身份證信息;中招;清關 責編:李婭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電商平臺過年不打烊 網購年貨成為很多人標配

                  年前,阿里巴巴就宣布春節期間天貓超市、天貓家電家居行業回依舊在線營業。這些“不打烊”的區域覆蓋廣州、深圳在內的全國200多城市的400多個核心區縣。此外,天貓國際的進口商品春節也能照常配送,覆蓋近80個重點城市的600多個區縣。

                • 新零售電商平臺極地鷹年終答謝會舉行

                  2018年2月3日,新零售電商平臺極地鷹年終答謝會暨極地鷹與滎陽綠田簽約儀式舉行。

                • 電商同款家電報價差一半,背后的貓膩你知道嗎

                  同一款電視,同樣是在線上賣,一個賣12000元,一個賣6400元,你究竟會選擇哪一個?是不是便宜的就是實惠的?也許,答案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簡單。

                • 雙11雙12后 電商又來搶年貨生意

                  昨日,京東宣布將在開封、許昌、商丘、平頂山等河南7座城市舉行“京東百城行”。此次活動不僅將為消費者提供更多買年貨的選擇,同時也將給當地線下商超的年貨市場帶來沖擊。

                • 電商市場危機四伏

                  2017年已經過去,回顧過去一年的電商市場,似乎已遠沒有往年那么風光。

                • 電商“二選一” 傷了誰的心

                  歲末年初是消費旺季,也是商家摩拳擦掌沖刺銷量的好時機。可對于一些從事網上經營的商家來說,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電商平臺“二選一”,著實有點鬧心。

                • 應對電商沖擊 美傳統零售商宣布再關店

                  新年伊始,包括梅西百貨公司在內的多家美國傳統零售巨頭宣布又將關閉一批門店,以應對電商沖擊。

                • 防霾物品銷售遇冷 電商淡化宣傳

                  2017年冬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藍天天數明顯增多。受此影響,防霧霾口罩和空氣凈化器銷售遇冷,部分口罩經銷商想虧本套現,卻無人接手。

                • 電商平臺“二選一”模式當規范

                  今年的“雙11”“雙12”已過,而圍繞電商平臺“二選一”競爭模式的爭論并沒有結束。

                • 電商沒摧毀實體經濟 而在創造新實體經濟

                  電商創造了快遞行業,這是貨真價實的實體經濟。就連看似被電商消滅的“商場經濟”,其實也沒有蕭條。只不過是熙熙攘攘的購物場地,變成喧嘩沸騰的兒童樂園、餐館、游戲廳。

                • 快遞業紙板和塑料回收率不足10%

                  “雙12”臨近,消費“盛宴”再演,然而目前我國快遞業中,紙板和塑料的實際回收率不到10%,各方紛紛“試水”的綠色包裝再次引發關注。記者展開調查。

                • 電商平臺“二選一”模式讓商家為難

                  每年“雙11”前后,電商都是輿論關注的熱點。在花式促銷、海量新品之外,今年吸引眼球的話題又多了一個:電商平臺的“二選一”模式。

                • 電商虛假降價促銷被判三倍賠償

                  天津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近日發布審判案例:商家虛假降價促銷,對消費者進行價格欺詐,被判按購買商品價格支付三倍賠償。

                • 前10月河南省跨境電商零售出口增長355.7%

                  “雙十一”過后,當你忙著簽收快遞的時候,也有許多外國人正翹首以盼等著接收從中國河南發出的貨物。11月16日,記者從鄭州海關獲悉,截至10月底,我省跨境電商驗放出口商品清單327.6萬票,同比增長34.8%,貨品價值同比增長355.7%。

                • 騙子冒充電商客服人員 11個電話騙走女子近34萬

                   昨天石女士打電話求助,稱在10月中旬,她也被類似騙術蠱惑,對方以取消“批發商分期付款”為由騙走她30多萬。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