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譚浩俊認為,改革開放是中國求真務實的正確選擇,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保障。
明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在日前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期間,習近平主席首次表示,明年要隆重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這既是對改革開放政策的充分肯定,也向外界傳遞出中國將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強烈信號。
眾所周知,只經歷了短短的近四十年改革開放,一個人口多、底子薄的發展中大國就成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從溫飽問題尚未完全解決發展到即將步入全面小康,從封閉自守轉向全面對外開放,真正成為了一個能夠吸引全球目光、受到世界關注,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的經濟大國、政治大國、外交大國。
中國的發展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首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明了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在7·26講話中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這就告訴我們,改革開放能夠取得成功,是因為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只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其作為行動指南、前進方向,才能保證改革開放不走形、不變調、不機械、不僵化、不盲目、不無序,才能充分學習和吸收世界經濟發展的經驗,汲取世界經濟發展的教訓,不走歪路,不走回頭路,也不走激進路。
其二是改革促進了發展。沒有改革,就沒有發展,這是近四十年來被反復證明的一個道理。雖然改革的阻力很大,面臨的矛盾很多,需要破解的難題也很復雜,但我們始終堅持按照既定的改革路線不動搖,堅持改革目標不放松,不僅克服了重重阻力,化解了種種矛盾,也破解了個個難題。尤其是十八大以來,面對新矛盾和新問題,中央迅速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組長,領導深改組制定了一系列頂層設計,為改革向縱深推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而改革的穩步推進,也為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釋放出越來越多的改革紅利。
其三是開放拓寬了視野。閉關自守,只會鼠目寸光。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果沒有世界眼光、全球思維,要在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是不可能的。而這,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經驗總結。正因為有了開放思維,才有了國際視野,才為中國經濟融入世界打下了堅實基礎。正因為開放步伐持續加快,中國愈發融入世界,中國企業、中國產品、中國資本才能越來越多地“走出去”,進入國際市場。與此同時,國際資本、先進技術與管理、先進制造業等要素也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助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強大活力。
最后是成果豐富了生活。正是因為有了近四十年改革開放的探索與積累,才使得中國人民距離全面小康的目標越來越近。可以這樣說,只要實事求是,就一定會對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即便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也絕不應把矛頭指向改革開放,更不能因此而抹殺改革開放的成就。因為,物質文化生活的豐富,已經讓廣大百姓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并不斷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試圖用一些具體矛盾和問題來反對改革開放、給改革開放抹黑,是有失理性客觀的,是對改革開放的以偏概全。
近四十年來的改革開放,不僅帶來了經濟繁榮,更帶來了人民富裕,不僅豐富了物質生活,更豐富了精神生活,不僅讓中國人揚眉吐氣,更讓中國人挺直脊梁。改革開放是中國求真務實的正確選擇,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保障。(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理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譚浩俊)
近期,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網絡產品和服務安全審查辦法(征求意見稿)》。網絡安全審查制度的出臺是中國建立完善網絡空間安全保障體系的關鍵步驟,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國家主席習近平19日在秘魯利馬出席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并發表《深化伙伴關系 增強發展動力》的主旨演講,向世界彰顯中國信心和戰略定力,對世界尤其是中國經濟的發展意義重大。推進高水平雙向開放,堅持互利共贏,打造全球命運共同體,不僅將為中國經濟增長注入強大動力,也將為世界經濟釋放出巨大需求。
另一個重要的發展發現是,亞洲的發展中國家并沒有像美國和英國在工業化時期在開放中選舉,他們發展的策略和作為社會發展機制相似。注:本文根據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雙周論壇”學術研討會(2016年第1期)——“亞洲政治發展,比較研究視野下的中國思索”發言整理
從古至今,南海的航行始終是暢通無阻且安全自由的,從來沒聽說過任何受阻。但近些年來,“貌似公允”的南海域外大國——美國卻對南海的興趣日漸增濃:2008年,美國以“莫須有”的理由,挑起了“無暇”號事件,無端指責其航行自由受到中國“威脅”。每年在南海要通過4萬多艘各類船舶,除了偶遇海盜襲擾外,從來沒有聽說過任何美國船舶受到攔阻。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新常態”隨之成為帶有中國特色、具有世界影響的耀眼概念。外媒紛紛將焦點對準了中國發展的動力—— “隨著雄心勃勃的改革計劃出爐,中國即將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特點,它的基礎源于中國球迷的殷切期望。“中國正加速改革”,改革仍是中國經濟的關鍵詞,德國財經網的報道如此斷言。
在馬蘇德·薩塔爾·汗看來,兩會也體現了中國領導人治國理政的理念,包括加快改革步伐、落實依法治國、加強黨員自律、持續反腐戰役。2005年中泰建交30周年之際,李桂雄在中國中央電視臺的支持下,與央視合作投資,成立了泰國第一家中文電視臺——泰國中文電視臺。
綜合本報駐外記者報道:2015年新年到來之際,許多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海外華僑華人表示,中國的發展成就舉世矚目,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令海內外中華兒女倍感驕傲,海外華僑華人將全力支持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經濟發展是經濟、政治和社會文化等多種因素系統作用的結果,其中制度是促進經濟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中國具有與西方不同的文化,實行與西方不同的制度,走的是與西方不一樣的發展道路,這樣的“文明沖突”使得中國的發展必然引起西方一些國家的疑慮乃至“遏制”。
2013年,中國開局良好,經濟平穩向好發展,社會治安良好,廣大人民生活水平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鑒此,中國要加大外宣力度,用外國人聽得懂的語言,講述中國故事,使他們認識到中國的發展對他們來說是機遇,而不是挑戰。
“他們走了,帶走了數不清的戰利品和刺耳的嘈雜,留下了巨額利潤和無數垃圾——他們是中國客。韓國與中國地理位置鄰近,具有十足的現代感和優良的購物環境,因此,近幾年來成為許多中國人出境游的首選。
“他們走了,帶走了數不清的戰利品和刺耳的嘈雜,留下了巨額利潤和無數垃圾——他們是中國客。韓國與中國地理位置鄰近,具有十足的現代感和優良的購物環境,因此,近幾年來成為許多中國人出境游的首選。
國家主席習近平8日在海南省博鰲同中外企業家代表座談。習近平強調,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廣闊,中國將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堅定不移奉行對外開放政策。
中國過一個國慶長假,光交通事故就造成794人死亡,這個數字聽上去實在太多了。應當指出的是,過去的中國輿論常被第一個視角主導,國家有沒有問題,都會被描述成高歌猛進的樣子。
在目前國際金融危機蔓延、國際社會攜手應對的背景下,經過30年改革開放,中國與世界關系發生的歷史性變化,更加令人矚目。
論壇外方主席利偉誠先生感謝溫家寶總理抽出時間與大家交流。他說,我們會抱著謙謙自悔的精神來對待您向我們提出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