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溫州交行前員工2億跑路案再發酵 資金去向不明

                2012-09-18 10:03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溫州交行前員工張麗涉2億元資金跑路案持續發酵。繼受害人懸賞20萬元尋找張麗后,日前受害人自發成立“債主委員會”并召開會議。

                  銀監會曾下發文件,嚴禁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從業人員從事民間借貸、違規擔保和非法集資活動,并強調八個“不得”。但交行已經于案發后開除了張麗,并稱該案是張麗個人行為與交行無關。由于張麗尚未歸案,具體涉案細節有待進一步確認。

                  受害人多為交行客戶

                  在受害人自主發起的 “債主委員會”上,記者了解到受害人幾乎都是交行客戶,有的貸款由張麗經辦,有的因公司業務與張麗結交。

                  受害人透露,張麗以“銀行內部理財、穩定高回報”為餌,吸引他們入甕。“我們一直不知道資金的具體投向,只知道是幫助企業墊資。”當事人張某告訴記者。

                  當事人王先生原是一家水果店店主,2010年他向交行貸款時認識了張麗,“張麗向我推薦一款 ‘內部理財產品’,專為無法償還銀行貸款的企業墊資,從而賺取利差。”

                  “她告訴我這款理財產品是銀行內部聯網操作的,她一個人也沒那么大能耐。”王先生接著說道,“她向我許以2分/月的利息。”

                  “2010年5月我把錢匯入張麗提供的賬戶,此后每月利息都按時匯入,我逐漸放松了警惕,不僅將每月獲得利息交還與她再投資,我還向親戚朋友借錢。”王先生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去年9月我一次性匯入100萬元,沒想到10月張麗就攜款潛逃了。”

                  為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師潘建宇告訴記者,本案中,王先生是非常典型的當事人類型,“當事人大多都是張麗的老客戶,彼此間不認識,自認為與張麗私交好,殊不知張麗多點散布。”

                  “先交朋友,搞好私交是張麗的慣用手段。利用銀行工作人員身份,客戶若有什么融資困難,幫你解決,有時親自上門服務。”潘建宇說道,“取得信任后,張麗就開始推銷所謂‘內部理財產品’,稱這款產品是銀行內部搞的,風險低回報豐厚。”

                責編:李婷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娛樂圈男神女神當道,個個生的個唇紅齒白傾國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為暑期檔頭一炮,其中隱藏著幾枚重磅炸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