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豫事說事 > 正文

                執行才是激活問責條例生命力的關鍵

                2016年07月19日10:24  來源:映象網

                5034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并發出通知指出,黨中央緊緊抓住落實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把問責作為從嚴治黨利器,強化問責成為管黨治黨、治國理政的鮮明特色。(7月18日《人民日報》)

                  從嚴治黨,關鍵在從嚴治吏。要管好干部,必須要在一個“嚴”字上體現,對于那些在工作崗位但不在工作狀態,辦事拖沓或者根本不去干事的“無責任心”的工作態度,不但不能姑息,還需要“零容忍”。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為官者就需要對自己嚴格,為人民群眾干事的態度要嚴謹,從嚴不是掛在嘴上,也不是掛在墻上,而是要記在心中,標注在行動上,方能不刺傷民心,不給黨和政府的形象抹黑。

                  說一千遍不如行動一遍,這就是說的執行,只有執行才能讓群眾路線不再堵在“最后一公里”,用“問責條例”這個治吏利器來幫助黨員干部,讓他們能夠自覺主動擔當,監督起該負的責任,挑起肩上的使命。

                  問責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保障,但是制度再好也只是“藍圖”,紙上談兵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讓黨員干部有一種壓力感、約束感、責任感,才會激發出他們趕考的心態,找準方向,找好路。

                  問責從來都不是目的,雖然在一些人眼中《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是“籠子”是“利器”,但是只要你能始終保持“自我”始終“自身硬”,那么不管是“籠子”還是“利器”對于你而言都只是一種擺設,對你僅僅是一種善意的提醒,問責條例的目的是希望黨員干部能夠更嚴格地要求自己,保持初心,繼續前進,方能帶領群眾過上好日子。(婧藍)

                文章關鍵詞:問責條例;自我約束;從嚴治黨;擔當意識; 責編:張釋文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