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今天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大會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議程草案。至此,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正式拉開序幕。
全國人大會和全國政協會開到今天,給我們的一個明顯感覺就是,兩會越來越受關注,廣大人民群眾對兩會的期盼也是越來越急切。而從兩會的內容和反應情況來看,無疑都是在提振全國十三億國人的信心,因為兩會的內容也與我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密切。“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民生就是兩會的“最強音”。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指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中,“共享”體現的,正是以民生為根本,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的總體發展導向。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以改善和保障民生為根本,著力深化改革,著力扶貧攻堅,著力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黨的十八大報告更是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目標,這個由鄧小平同志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規劃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藍圖時提出的戰略構想,即將變成現實。此時的中國,是最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刻,也是建設發展道路上面臨最大難題的時刻。即便如此,中國依然能夠在黨中央的帶領下,砥礪前行、奮勇向前,向全國交出了一份“十二五”規劃的滿意答卷。一件件民生大事順利推進,一個個民生難題逐一破解,一項項民生改革擲地有聲。
改善和保障民生就是最大的工作,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今年的兩會,不難預見的是,民生項目依然是社會最聚焦的議題。代表和委員們已經準備充分、蓄勢待發,我們期待每一位委員和代表都能夠認真切實履職盡責,把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帶進兩會,回應群眾期盼、解決群眾難題、保障群眾利益。
“兩會時間”是全民的時間,民生是兩會的最強音,我們期待兩會有更多為民發出的“好聲音”。(李丁喬)
中紀委連續兩年在兩會閉幕當天拿下“老虎”的節奏,則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這個日子的神秘感,也給公眾留下了無限的遐想空間。
今年兩會,“好聲音”頻傳,從開幕到閉幕,收獲一致好評。“好聲音”是時代的最強音,是凝心聚力鑄就“中國夢”的最強音,是民生民意的最強音。
見證無數歷史時刻的人民大會堂,在三月春風里敞開大門。西裝、中山裝、軍裝、民族服裝……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匯聚一堂,共商國是。
兩會數據:“房價”上最關心話題榜 閱讀量近80萬
根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對“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的意見,對《綱要草案》進行了修改完善,共擬修改57處。值得注意的是,“加快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被寫進了“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
3月15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開封城摞城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州海龍集團董事長、河南省女企業家協會會長徐曉接受了大象融媒全媒體記者的采訪。她表示,希望政府能出臺相關配套政策、規范,把養老機構和學校、醫院一起,建成社區規劃的標配之一。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作協副主席廖華歌表示,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在于讓孩子們的父母回來,能夠在家門口打工、創業。這就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加快城鎮化的步伐,給出扶持政策、培訓引導,讓這些父母回來也能掙到和在城里打工差不多的錢。
全國人大代表、鄭州大學副校長張倩紅,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小組討論上,以學校為切入點,就如何進行校園的法制建設,提了三點建議。
今日兩會數據:國企改革成最熱話題 總閱讀量超82萬
全國人大代表、平高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鐘建英表示,“該法的建立體現了社會的進步,所確定的促進、監督原則將為中國的慈善事業健康發展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
全國人大代表、三全集團董事長陳澤民表示,《慈善法》的出臺將對推動中國慈善事業向前發展,對落實群體早日脫貧,走向小康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央兩會正在火熱召開,“鐵路發展”也成了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為鐵路發展提出了眾多的良好建議和意見。
3月10 日,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河南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國務委員楊潔篪參加審議。全國人大代表、海馬集團董事長景柱發言。
兩會議程過半,每天海量的大會信息中,“與你有關”的內容,總是最受關注,刷爆朋友圈,也因此讓普通人對兩會更加“有感”。
讓我們隨著鏡頭走進這些記者們的“兩會生活”,看看他們是怎樣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