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6日電 據財政部官方網站6日消息,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狀況仍在預期之內,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增速預計將保持在7%左右,并且這一狀態可能持續4到5年的時間。他還指出,中國經濟最大潛力在于改革,中國正按照既定部署,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和開放。
會議認為,當前一些國家經濟走強,但全球經濟增長仍低于預期。會議承諾采取果斷行動推動全球經濟步入正軌,并對全球經濟加快復蘇抱有信心。會議要求各國謹慎調整政策行動并開展清晰溝通,使負面溢出效應降至最低,減少不確定性并提高透明度。會議注意到,隨著經濟前景有所好轉,部分發達經濟體將可能收緊貨幣政策。會議重申要防止出現貨幣競爭性貶值,抵制一切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同時,各國應根據近期經濟形勢的變化靈活調整財政政策,支持經濟增長,創造就業崗位,并將債務占GDP比重維持在可持續水平。會議承諾將繼續及時、高效地落實G20全面增長戰略,以擴大需求、提高潛在增長率和增強包容性。
樓繼偉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狀況仍在預期之內。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增速預計將保持在7%左右,并且這一狀態可能持續4到5年的時間。首先,中國過去依靠政策刺激取得了9%到10%的增速。但這是不可持續的,也超出了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并導致產能過剩和庫存大量增加,必須逐步消化產能和去庫存,這可能需要數年時間。同時,今后5年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陣痛期,包括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也要在2020年前完成。在此過程中,中國經濟將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轉向更多依靠消費拉動,這將是一個艱難的調整過程。其次,中國經濟周期與發達國家有所不同。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發達國家普遍啟動了去杠桿進程,但中國則從2009年到2010年開始了快速的杠桿化,并實現了10%左右的經濟增速,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高達50%以上。目前中國也進入了去杠桿階段,經濟增速降至7%左右。但即使這樣,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達到30%左右。
樓繼偉表示,盡管經濟增速放緩,但中國經濟也出現一些可喜變化。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投資,服務業占GDP的比重超過了工業;貿易順差占GDP比重有所下降,國際收支更加平衡;上半年新增就業700萬以上,經濟增長質量不斷提高,生態環境逐步改善。中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預計全年中央財政支出增速在10%左右,高于年初預算財政收入7%左右的增速。中國正通過提高特定國有企業利潤上繳比例等方法彌補財政缺口,以保持經濟適度增長,支持推進結構性改革。
樓繼偉強調,中國政府不會特別在意季度性的短期經濟波動,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定力”。中國經濟最大潛力在于改革。在人口紅利消失、資本回報率下降的背景下,中國政府著力推動結構性改革,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以改革紅利對沖人口紅利的消失,使經濟增長保持在7%左右。總之,中國正按照既定部署,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和開放。(記者 喬雪峰)
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是公安部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決策部署推出的一項實實在在的便民、利民、惠民舉措。
中國有句俗話,“誰人背后無人說,哪個背后不說人”,這種庸俗哲學與風氣是中國共產黨歷來反對和摒棄的。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整治,用反面典型警示人,把歪風邪氣壓下去。
最近一周,多個部委召開年終工作會議,部署明年經濟工作重點。上證報記者梳理發現,已有12個部委明確明年將發力供給側改革,但各部委發力的方向各不相同。比如,發改委、住建部將重點放在房地產去庫存;財政部著力通過減稅降費降低企業成本;工信部將明年重點瞄向“去產能”,方式主要是兼并重組;農業部則主抓農村改革和科技創新以實現降成本、補短板的目標.
近期決策層在多個場合提及房地產高庫存問題,表明去庫存已成為當前經濟工作重要一環。當期與長期措施結合、供給端與需求端并重、市場工具與政策手段協調,堅定不移去庫存,關系到房地產業持續發展的根本。
接待室、休息室和洗漱間一應俱全,這竟是一名局長的辦公室“配置”。而超標如此嚴重的辦公室,居然“生存”了下來。為了逃避檢查,湖北這位局長竟采取設置 “暗門”的方式“曲徑通幽”。
作為新時期國企改革的總體框架性文件,《指導意見》提出堅持問題導向,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切實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此次國企改革方案有哪些特點和亮點?如何使國企真正成為獨立市場主體?如何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資監管?《經濟日報》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國資委有關負責人和國資領域的有關專家。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是關系中國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全會剛剛閉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八次會議就緊隨其后,強調“依靠改革為科學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中國農村改革開創者之一的杜潤生先生日前辭世后,對于他生前在中國農村改革中傾力所為的開創性事業,輿論廣泛褒贊。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認識的高度決定改革推進的力度。爭當改革促進派,必須堅持用習近平同志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武裝頭腦。
大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院無人問津是長久以來造成群眾“看病難”的重要原因。
發改委和能源局不按規定把有關審批事項納入清理范圍、海關總署自行設立準入類職業資格、廣西無依據設立收費項目從而增加企業負擔……
今年將研究出臺我省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2020年基本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制定學分制管理辦法,推行學分制收費,逐步形成高校學生按學期注冊、按學分收費、按學分畢業的學分制管理模式;建立高校年度教學質量報告和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發布制度,接受社會評價和監督。
今年將研究出臺我省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2020年基本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制定學分制管理辦法,推行學分制收費,逐步形成高校學生按學期注冊、按學分收費、按學分畢業的學分制管理模式;建立高校年度教學質量報告和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發布制度,接受社會評價和監督。
2020年基本形成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制定學分制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