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4日電 3月3日,“尋求最大公約數,匯聚改革正能量”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正式開幕。人們發現,與以往相比,在政協主席俞正聲所做工作報告中,協商民主分量加重,成為一個獨立的章節。有輿論據此認為,在“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開局之年”的歷史節點上,以協商民主為底色的人民政協將發揮更為突出的作用。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人民政協之所以能夠生機勃勃,就在于它作為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發揚民主、參與國是、團結合作不可替代的重要平臺,將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智慧匯聚在了一起,給力中國改革、助力中國發展。
“什么樣的制度才能盡最大可能地集眾人智慧造福于民”,這一問題不僅是百年來中華民族所努力思考和探索的,也是世界各國所努力探求的。中國共產黨深知“名非天造,必從其實”的深刻道理,在建國前夕就召開了政協會議,初步確立了政治協商制度。此后的日子里,通過政治協商的制度安排,“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的人民民主真諦逐漸深入人心。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協以“求賢若渴,問計于民”的姿態,將各領域的專家、各行業的楷模、各階層的代表史無前例地聚攏在一起,咨政建言給力社會進步,暢所欲言連通民生民情。
此次政協開幕式上,俞正聲關于協商民主“始終做到平等協商,不強加于人;真誠協商,不敷衍了事;務實協商,不流于形式”的總結,點出了協商民主的原則與特色。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穩定、社會和諧,中華民族徹底告別了“放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的無奈與憤懣;經濟高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這中國奇跡的背后,為中國發展貢獻智慧,促進共識,凝聚正能量的政治協商制度功不可沒。
十八大以來,人民政協引風氣之先,亮點頻頻。2014年,民眾關切和熱議的“轉基因”“大氣污染”“教育和醫療體制改革”等議題都被全國政協常委會納入了重點協商和視察調研活動中加以重點關注。此次政協工作報告對騰格里沙漠污染治理的直接提及,則從側面體現了人民政協履行好監督職能的堅定決心。從近來被點贊最多的“雙周協商座談會”的創造性重啟,人們看到,無論是經濟學家厲以寧還是互聯網巨頭李彥宏、馬云,都積極地參與到了人民政協的民主協商之中。聚焦此次會議,有華僑委員提出要用好4000萬華僑華人資源助推“一帶一路”,有臺籍委員建議有針對性地做好臺青年工作,也有委員對出租車行業改革、政府部門年底“突擊花錢”等問題發出疾呼……這些思想火花通過人民政協匯聚在一起,通過人民政協而發揮作用,“小巨人”姚明的意見被總理采納之類的“政協好聲音”,頻頻被媒體稱道,即是社會對人民政協的認可和頌揚。
“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要解決的問題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根植于中華傳統文化并植根現實的政治協商制度,由于適應了中國的國情民情,接地氣、聽民聲、集民智,成功地為中國的改革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正能量、好聲音。人們有足夠的信心相信:有人民政協在,有協商民主在,越來越多、越來越給力的中國智慧必將讓中國夢更加閃耀奪目。(國平)
題:更高舉起協商民主的旗幟——從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看“中國式商量”新實踐 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
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引導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加強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做合格的中國特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新境界。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堅定的決心和擔當、堅毅的勇氣和智慧,一手抓改革方案出臺,一手抓改革舉措落地。
辦好基層的事,要善于運用中國人自己的方式和辦法。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意見》站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高度,提出“推進城鄉社區協商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實現協商于民、協商為民,不妨從“商量著辦事”的社區協商開始。
日前,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加強城鄉社區協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城鄉社區協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為穩步推進城鄉社區協商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夢想不會自動成真,目標要靠人民的歷史創造活動來實現。
習近平同志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協商民主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獨特的、獨有的、獨到的民主形式,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優秀政治文化是我國協商民主的重要來源之一。
最是一年春好處,同心邁向新征程。連日來,政協委員牢記使命、肩負重托,積極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責。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即將完成各項議程,在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熱烈氣氛中勝利閉幕。在黨領導人民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關鍵時刻召開的這次會議,必將因其非同尋常的特殊意義而載入人民政協發展史冊。
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9日以“發揮人民政協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為主題,邀請全國政協委員陳惠豐、周漢民、唐曉青、王俊峰和姚明回答記者提問。
“緊緊圍繞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履行職能,做到協商民主有新加強,民主監督有新舉措,制度建設有新進展,增進團結有新作為,履職能力有新提高”……身著佤族特有的盛裝,來自云南普洱市的魏藝紅委員再次來到熟悉的人民大會堂。
有關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學習大國深夜請教了“廟堂江湖”的宿正伯,他說:追溯到延安,這棵苗和樹早就種下了,現在枝繁葉茂起來。這份文件的全稱是,《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毫無疑問,這將成為政協事業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部署2015年全國政協工作時,俞正聲開宗明義指出,人民政協工作要緊緊圍繞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履行職能。
引領新常態,開創新局面,走過65年風雨歷程的人民政協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過去一年里,每隔一周的周四下午,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都會主持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高規格、銳話題、小切口、重實效,使雙周協商座談會成為中國協商民主的一種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