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快訊 > 正文

                構筑共通的文化橋梁

                2014年12月10日15:31  來源:經濟日報

                5034

                  只有讓更多的經濟體加入進來,源源不斷提供正能量,才能使緩慢復蘇的世界經濟更快地步入可持續增長的新境界。需要指出的是,致力于和平崛起的中國,不會只顧自身發展,不顧成員伙伴,而是要與國際社會聯起手來,謀求共贏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習近平主席曾在許多國際場合反復強調這一中國理念。加強人民之間的友好往來,匯聚共通的民心民意,應是實現亞太全方位互聯互通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

                  眼下,世界經濟好比茫茫大海中的航船,各經濟體需要同舟共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中美兩大經濟體成為支撐全球增長的強勁動力。只有讓更多的經濟體加入進來,源源不斷提供正能量,才能使緩慢復蘇的世界經濟更快地步入可持續增長的新境界。這是國際社會的期盼和共識。中國積極倡導打造全方位互聯互通格局,正是建立在這一共識基礎上富有遠見的建設性主張。

                  回顧工業革命以來世界范圍歷次經濟危機,復蘇的轉機往往都根源于創新。要么是科技創新突破開辟了新的市場領域;要么是體制創新延伸拓展了新的市場邊界,從而帶動生產、消費、貿易跨上新臺階。當前,世界經濟所面臨的形勢依然是這樣,只有大力推進創新,才能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各經濟體雙邊、多邊貿易發展,發揮好稀缺市場資源的作用。在這方面,中國有獨特優勢:一是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經濟體量不斷擴大,綜合國力大幅提高,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二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創新,大大激發了中國社會的經濟活力,促進社會財富充分涌流;三是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區域發展呈現多樣性,回旋空間大,為創新新產品提供了廣闊市場。中國的發展之所以能夠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重要貢獻,原因就在這里。

                  需要指出的是,致力于和平崛起的中國,不會只顧自身發展,不顧成員伙伴,而是要與國際社會聯起手來,謀求共贏。就像習近平主席在北京APEC會議上所強調的,“一花不是春,孤雁難成行。”中國要與世界各國一道,形成世界經濟的雁陣,飛向更加蔚藍而遼闊的天空。實現這一美好愿望,有賴于世界各經濟體攜手共建心靈相通的文化橋梁,通過加強民眾之間的友好往來,彼此增進互信、擴大共識,為實現全方位互聯互通,構筑堅實的民意基礎。

                  按照《亞太經合組織互聯互通藍圖》確立的目標,未來十年,亞太將是加強硬件、軟件和人員交往互聯互通,實現無縫、全面聯接和融合的亞太。中國不僅要與各經濟體攜手合作解決基礎設施發展面臨的融資瓶頸、鼓勵各經濟體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還要促進區域內商務人員、游客、科研人員、學生、勞務人員的流動。要讓互聯互通真正成為一條腳下之路,無論是公路、鐵路、航路還是網路,路通到哪里,成員的合作就延伸到哪里;要讓互聯互通真正成為一條規則之路,成員之間要多一些協調合作、少一些規則障礙,使物流更暢通、交往更便捷;要讓互聯互通真正成為一條心靈之路,成員之間以誠相待、相互信任,把道理越講越明白,讓事情越來越好辦,共同打造繁榮、穩定的命運共同體。

                文章關鍵詞:經濟;國際社會;新境界;世界經濟;友好往來 責編:李婭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睢陽區經濟社會發展“內外兼修”

                  2016年,身處中心城區的睢陽區科學謀劃,加大投入,大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在財政吃緊的情況下,該區采用PPP模式等,創造性地引入社會資本,破解資金難題,為公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市政基礎設施服務。

                • 未來經濟難現強勁反彈 房地產投資正在見底

                  中國經濟持續下行已有五年多,距離觸底還需滿足三個條件,結構性改革是殲滅戰更是持久戰,未來經濟很難有強勁的反彈趨勢。同時他還透露,房地產投資正在逐步見底。

                • 中國實現經濟增長還有很多“好牌”可打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 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基本面是好的,潛力大,韌性強,回旋余地大,另一方面也面臨著很多困難和挑戰,特別是結構性產能過剩比較嚴重。筆者認為,只要政策配合到位就大有可為,實現經濟增長的“好牌”還有很多。

                • 賈康:明年上半年中國經濟有望觸底

                  中國經濟在經受不期而至的世界金融危機沖擊之后,走到了一個自身“潛在增長率”下臺階而“矛盾凸顯”對“黃金發展”瓶頸制約日趨嚴峻的新階段。

                • 去庫存不等于賣房子 風險可能被轉移給購房者

                  近期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行,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就在于房地產投資不斷萎縮,而背后的直接原因正是房地產市場庫存過高。

                • 樓繼偉:中國說到做到力推經濟結構改革

                  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10日在此間談到中國經濟結構轉型時強調,“我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 世行上調國際貧困線標準 全球減貧仍需努力

                  世行首席經濟學家考??恕ぐ吞K表示,此次上調是為了反映2005年以來全球出現的價格上漲。世行參照當今世界最窮國的平均通脹水平,提高名義貧困線,而實際貧困水平則保持不變。

                • 河南8月份經濟繼續平穩增長 房地產開發指數上升

                  省統計局剛剛公布的各項數據顯示,8月份我省經濟指標保持平穩增長,積極因素進一步累積。

                • 經濟亮點頻現 穩增長仍需政策發力

                  國家統計局13日發布的一系列數據顯示,8月工業生產略有回升但壓力猶存,投資增速繼續回落但結構有所優化,消費市場穩中向好。分析人士認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部分指標出現波動,保證7%的經濟增長仍需穩增長政策發力。

                • 對中國經濟調整5年陣痛期多點耐心

                  5年陣痛期,“陣”是周期,“痛”是代價,我們不可能“動大手術”,用“瀉藥”;也不可能繼續依賴刺激政策,用“補藥”。經濟結構調整事關全局,需要對未來和改革多一些耐心。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