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突尼斯國會大廈旁的巴爾杜博物館18日遭不明槍手恐怖襲擊,造成至少22人喪生,50人受傷,死者中包括17名外國游客。美國各地的博物館為此迅速提高警戒措施。突尼斯總統埃塞卜西當晚發表電視講話,誓言要對恐怖主義發起一場“毫不留情的戰爭”。有分析認為,此次恐怖襲擊事件是突尼斯2011年“茉莉花革命”以來最大的一場危機,勢必嚴重影響該國支柱產業旅游業,從而制造恐慌和混亂。截至目前,尚無組織宣稱對襲擊事件負責。但外媒分析,有可能是突尼斯本土極端組織所為,也有可能是赴伊拉克、敘利亞參加“伊斯蘭國”(IS)后回國的“圣戰者”發動的襲擊。
中東媒體19日披露了襲擊案細節稱,“18日上午,3名持AK—47沖鋒槍和手雷的武裝分子偽裝成士兵進入突尼斯議會大廈附近的巴爾杜博物館,待滿載游客的大巴抵達后隨即向人群開火,游客四散奔逃,一部分游客被恐怖分子挾持逼入博物館內。突尼斯安全部隊聞訊后,在兩架直升機的協助下包圍該區域,交火中將兩名槍手擊斃”。據悉,槍手襲擊時,突尼斯議員正在討論反恐立法。美國《紐約時報》19日引述突尼斯官員的分析稱,議會大廈可能才是襲擊者的終極目標。
突尼斯稱,已逮捕9名與襲擊事件有關的嫌犯。據美國廣播公司報道,突尼斯政府發言人稱,除擊斃兩名槍手外,9名嫌犯中有4人直接參與襲擊,另有5人與此案有關聯。突尼斯警方還嘗試從“推特”、臉譜等社交網站上查找線索。
屏蔽此推廣內容 法新社稱,遇難者來自意大利、法國、澳大利亞、哥倫比亞、日本、波蘭和西班牙等多個國家。由于傷亡游客中有人擁有多國國籍,各國官方在死傷人數統計方面出現了不一致。突尼斯總統埃塞卜西親自前往突尼斯一家醫院慰問傷者并發表講話稱:“我們現在正在進行著一場反恐戰爭……我們不會被這些野蠻殘暴的少數分子所嚇倒!”
突尼斯恐怖襲擊發生后,美國國務卿克里、法國總統奧朗德、歐盟“外長”莫蓋里尼等都發表聲明,以最強烈言辭譴責這起“肆無忌憚的暴力事件”。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痛斥該事件的“可悲”與“可憎”,敦促所有國家與突尼斯積極合作,將恐怖分子繩之以法。有游客遇害的國家也作出強烈反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9日表示:“突尼斯的恐怖襲擊中,3名日本人死亡,3名日本人受傷。日本強烈譴責這一恐怖行徑。”
截至目前,尚無組織宣稱對襲擊事件負責。突尼斯內政部表示,雖然沒有極端組織負責,但當局相信是伊斯蘭極端主義者所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援引情報機構的消息稱,襲擊發生后,IS的不少支持者在網上表示慶賀,但IS本身并未宣布跟該事件存在直接關聯。就在這起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前,號稱突尼斯“哈里發戰士旅”的“圣戰者”在推特網宣布對IS“效忠”。反恐專家認為,據此推測18日的襲擊事件可能跟IS有關,在突尼斯上演一出“恐怖秀”。
法國《新觀察家報》分析,“茉莉花革命”令被壓制已久的原教旨主義組織在突尼斯沉渣泛起,但IS在突尼斯并未像在利比亞那樣活躍,突尼斯和IS最突出的聯系,就是該國有2000-3000人赴伊拉克、敘利亞以及利比亞等國加入IS,目前約有500人已經從“前線”歸來。法新社19日稱,回國“圣戰者”最近一直揚言要對本國發動襲擊。
也有專家認為,該恐怖事件可能是突尼斯本土極端組織所為,如活躍在該國的“基地”北非分支。德新社分析稱,突尼斯存在多個極端團體。2002年,杰爾巴島一座教堂爆炸造成包括11名德國游客在內的19人死亡,“基地”組織聲稱是他們策劃的。《紐約時報》19日說,雖然襲擊者的身份和動機不明,很可能與近些年突尼斯的社會矛盾激化有關。尤其是為IS組織招募兵源的人,在利用突尼斯政局不穩、當地經濟動蕩、青年高失業率和民眾的憤怒,策劃襲擊行動。
突尼斯經濟嚴重依賴旅游業,此次恐怖襲擊將令旅游業遭受重創,也會損害突尼斯國家形象。法國《解放報》稱,突尼斯旅游局表示,旅游業占突尼斯經濟比重高達10%,該國10%的人口依靠旅游業為生。突尼斯不僅有杰爾巴島、哈馬馬特等著名海濱度假勝地,還有凱魯萬等歷史名城,每年有大批歐洲游客前往當地旅游。“茉莉花革命”前的2010年,突尼斯年接待外國游客近700萬,其中140萬法國人。旅游部長表示,“阿拉伯之春”讓到突尼斯旅游的法國人下降一半,而法國《查理周刊》遭襲事件后又進一步下滑。(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韓曉明 環球時報赴以色列特約記者 穆積山 陶短房 劉皓然)
令人不解的是,過去一個月德國接連發生4起惡性襲擊事件,嫌犯全都是外來移民,并在口頭上表示效忠極端組織。7月22日傍晚,德國巴伐利亞州慕尼黑市北部的奧林匹亞購物中心發生槍擊事件,一名槍手向人群射擊,9人遇害,約20人受傷,其中3人傷情嚴重。
瓦爾斯在尼斯恐怖襲擊后召開的法國安全委員會會議結束后說:“總統決定,宣布7月16、17和18日為全國哀悼日,悼念遇難者。
敘利亞發生恐怖襲擊的塔爾圖斯與賈柏萊民兵表示,敘利亞發生的連環恐襲已造成130名平民死亡。” 敘利亞賈柏萊和塔爾圖斯此前發生系列恐怖襲擊。賈柏萊的長途汽車客運站和醫院急救中心共發生7起爆炸。
黑客組織“匿名者”日前在其社交媒體賬號上宣稱,他們的行動將不再僅僅是摧毀“伊斯蘭國”(IS)的賬號和網站,他們已經開始阻止IS在現實世界中發動的恐怖襲擊。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6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罕有地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發表全國電視演說,向美國民眾報告加州圣貝納迪諾槍擊案的調查進展。奧巴馬演說中指出,這次槍擊案是旨在濫殺無辜的“恐怖主義行為”,但稱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兩名嫌疑人受到“海外恐怖組織”指使。
巴黎人還沉浸在對恐怖襲擊遇難者的哀悼中,但輿論已經紛紛發問:巴黎還是座安全的城市嗎?法國的移民政策是否會受到影響?未來法國乃至歐洲將如何繼續反恐?
對于恐怖分子,妥協和忍讓是無效的,恐懼、害怕等情緒是無用的。這次悲慘事件造成傷亡和損失的同時也使全世界清醒地認識到,必須加強反恐力量。
李克強在慰問電中表示,中國政府堅定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愿同法方和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恐怖主義的威脅和挑戰,保障中法兩國……
塔吉克斯坦內務部稱,該國國防部副部長納扎爾佐達4日策劃發動恐怖襲擊事件,造成17人死亡。塔吉克斯坦政府5日下午發布公告稱,當天采取的聯合行動中,33名納扎爾佐達團伙成員被抓獲,13人被擊斃,繳獲500多件武器,納扎爾佐達的哥哥在行動中投降。
法國列車槍擊案過后,歐洲各國將列車安保列入重要議程。歐洲多國內政和交通部長29日齊聚法國首都巴黎,商討如何加強國際列車安檢,確保乘車安全。
法國列車槍擊案過后,歐洲各國將列車安保列入重要議程。歐洲多國內政和交通部長29日齊聚法國首都巴黎,商討如何加強國際列車安檢,確保乘車安全。
他們提議,讓登上黑名單的恐怖分子“買不到票”。
26日,法國東南部一家工廠遭到襲擊并發生爆炸,致一死數傷。中新網6月26日電 據外媒報道,26日,法國東南部一家工廠遭到襲擊并發生爆炸,致一死數傷。據悉,當時有人駕車沖破工廠入口的圍欄阻擋,撞擊廠內的氣罐引發爆炸。
【環球時報記者 賈國平】號稱“9·11”第20名劫機犯的摩洛哥裔法國人穆薩維日前指證沙特王室成員是“基地”組織的幕后金主,間接卷入“9·11”恐怖襲擊。穆薩維說,他不止一次擔任本·拉登的信使,去沙特與王室成員會面,圖爾基親王還曾將他引薦給其他王室成員。
對于穆薩維的指證,沙特駐美使館反駁稱,穆薩維是個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