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國內新聞 > 正文

                約2萬億養老基金可用于投資 由國務院授權機構運營

                2015年08月29日09:23  來源:人民日報

                5034

                  就日前國務院發布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財政部副部長余蔚平在8月28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回應了養老金投資模式、基金安全保障等焦點問題。

                  養老基金投資堅持安全第一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是老百姓的‘養命錢’,養老基金的安全問題你關心,我關心,每一個人都非常關心。因此,《辦法》的核心就是基金安全,必須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實現保值增值。”游鈞說。

                  對此,《辦法》確定了多元化的投資原則,明確養老基金投資產品有20多種,防止“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風險。這些產品按照風險高低,可分為安全資產和風險資產。安全資產如銀行存款、央行票據、國債等固定收益類產品,安全性與流動性較好,但收益率偏低。另一類即股票、證券投資基金、股指期貨等權益類產品,有一定的風險,但收益率較高。“同時,國家還給予了一些優惠政策,允許養老基金參與投資國家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建設,參股國有重點企業改制、上市等。”

                  “從這個方面來講,只要把風險資產的比重控制好,嚴格按《辦法》規定保證權益類資產比重不超過30%,是能夠有效分散風險、保持基金長期穩定收益。”游鈞說。

                  其次,在游鈞看來,養老基金投資運營應以長期穩定收益為目標,不能只顧短期收益而承受巨大風險。“《辦法》規定的這些產品,市場價格是波動的,養老基金凈值自然也會隨著市場價格的波動而波動。我們看基金是否安全,不能看一時,要看合約到期后基金整體收益是不是正收益。如果要保證每時每刻的收益都是正的,這樣反而影響基金長期穩定的收益。”

                  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集中投資

                  養老基金投資將如何運作呢?“基金將采取中央集中投資運作的模式,由省級政府委托國務院授權的養老基金管理機構統一投資運營。”余蔚平回答說。目前國務院確定先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作為受托機構,由其制定基金投資運營策略,選擇其他市場機構負責基金托管和專業化投資,并可開展部分直接投資業務。

                  然而,目前養老基金還未實現全國統籌,各省份的具體情況不一,有的集中在省級管理,有的可能分散在市縣一級。這部分資金能否馬上集中到位呢?“從地方逐級歸集肯定需要一個過程。目前財政部正會同人社部根據《辦法》的相關規定,研究制定養老基金委托投資資金的歸集辦法,確定中央、省、市、縣之間,及與受托機構之間,資金劃入劃出的具體流程。” 余蔚平介紹,規范化流程的制定主要圍繞兩個目標:一是提高歸集的效率;二是保證資金的安全。同時,其他的相關文件和配套政策也在研究制定中,以保證資金上劃至中央后盡快正式開展投資運營工作。

                  那么歸集之后的資金量有多大呢?“截至去年底,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約3.5萬億元,這部分結余基金一部分要用于當期的待遇支付,另外還得預留一定比例的支付準備。《辦法》規定,由省級政府根據當地養老基金的結余情況預留一定的支付費用后,具體確定委托投資的額度。”余蔚平回答。

                  游鈞補充說:“我們大致測算過,能用于投資的資金量約為2萬億元。如果未來基金規模能夠持續增長,投資資金量還將會有一定的增長。但具體來看,統籌投資資金規模面臨基金結構及分批、分步到位的問題。”

                  建立風險準備金,用于彌補可能出現的投資虧損

                  除了投資策略本身以保障養老基金安全為第一要務,《辦法》還從制度設計、投資機構選擇、監管等方面全方位保障基金安全。“養老基金投資將建立風險準備金制度,專門用于彌補可能出現的投資虧損。”游鈞介紹說,其中受托機構將按年度凈收益的1%提取風險準備金,投資管理機構按管理費的20%提取風險準備金。“如果受托機構和投資管理機構違規造成基金損失的,還將追究法律責任并賠償損失。”

                  同時,“我們要參照公開招標的原則,選擇優質的機構來進行托管和投資。《辦法》對托管機構和投資管理機構有明確要求,機構需具有全國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基金托管和投資經驗,或具有良好的管理業績和社會信譽。”

                  監管也必不可少。“基金開展市場化運營,政府的責任不是減輕了,而是加重了,市場監管將成為常態化工作。”游鈞介紹,制度層面上,對委托、受托、投資、經辦、監督各個環節明確相應規定,規范各個部門和機構的行為;組織層面上,人社部、財政部對基金的運營進行全方位監督,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各司其責,形成協同監管的機制;工作層面上,受托機構、托管機構和投資機構都須建立嚴格的內控制度,防范道德風險和市場風險。同時,還要建立定期的報告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使基金在陽光下運行,讓公眾享有知情權和監督權。

                  (記者 李心萍)

                文章關鍵詞:養老基金;投資 責編:謝瑜瑤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養老保險每年3000萬人斷繳 專家稱國內費率高

                  這一政策在操作過程中還面臨諸多困難,其中之一是養老保險收入增速減緩、支出增加,基金可持續性堪憂。

                • “互聯網+”為何不“青睞”養老產業

                  近兩年,我國移動互聯網行業迅猛發展,很多APP真正實現了普及化應用,解決了人們生活中很多痛點,逐漸成為日常必需。比如,由于美國老人每年遭遇銀行卡欺詐的涉案總額高達30億美元,斯廷奇庫姆創辦了True Link公司,專為老年人設計可防欺詐、安全防范功能更強的銀行卡;

                • 約2萬億養老基金可用于投資

                  養老基金投資堅持安全第一,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集中投資。

                • 養老基金投資不妨多“試水”公共項目

                  日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已經開始向社會征求意見。要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及時公開養老基金所參與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的投資活動,定期公布資產運行及收益情況,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 問題來了:養老保險哪家強

                  因為這兩個原因都不那么靠譜,現代社會的大部分政府,都不那么按照自收自支的原則辦社會養老。這樣的社會化養老計劃,最麻煩的地方就是沒有辦法保證一個讓大多數人滿意的公平分配方案。

                • 廣東養老基金結余全國第一

                  廣東省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局長林白樺認為,基本養老保險全省統籌的時機和條件已經成熟,目前廣東省已經著手研究。廣東省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局長林白樺介紹,截至2013年年末,廣東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滾存結余達4394億元(其中統籌基金結余1121億元,個人賬戶基金結余3273億元),高居全國首位。

                • 國內首只養老地產基金擬建300個養老地產項目

                  記者了解到,國內首只養老地產基金———興業養老基金近日正式成立,該基金擬在全國新建300個養老地產項目,未來將采取租賃型養老模式而非出售。在養老地產的運作模式上,興業養老基金也與房企和險企的現有項目存在差別,前者明確表示將采取租賃模式。

                • 養老地產招拍掛推高成本 每月床租未來超過萬元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地產開放商經常抱怨,招拍掛的拿地模式會推高土地成本,如今深圳的養老地塊也遭遇了這種尷尬。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車偉(ju)說,養老地塊,國家必須給予政策傾斜,但政策實施后,同樣需要警惕國家劃撥地塊進入企業,但企業并沒有用于養老。

                • 俄國家杜馬通過養老制度改革法案

                  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23日最終通過涉及養老制度改革的一攬子法案。俄政府希望通過改革不斷完善養老制度,有效解決養老保障方面遇到的各種問題。

                • 4份養老方案將受評

                  備受矚目的養老保險制度頂層設計研討會將于今明兩日召開,就已初步成型的多個設計方案進行討論和評議。

                • 人多、錢緊、資源少:“中國式養老”多重困局待解

                  題:人多、錢緊、資源少:“中國式養老”多重困局待解 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與中國近2億老年人口相比,截至2012年底,中國4.4萬個各類老年服務機構所擁有的床位僅為416.5萬張,供需矛盾可見一斑。

                • 全球主權財富基金巨頭看好中國

                  挪威石油基金1996年啟動投資,在過去的幾年里,不斷上升的石油收入使得GPFG的資產規模不斷膨脹,目前該基金管理資產規模已達7600億美元。目前該基金正在將資產從世界最大的貨幣市場轉而更多地投資于新興市場,這其中也包括中國。

                • 老齡化問題沖擊養老保障體系

                  社會保險的三個大層次是社會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個人商業養老保險。這段話一時間成為各大報紙、雜志的頭條,中國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如何應對老齡化這一世界難題,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

                • 社會保障學會報告:部分地區養老保險基金或有支付風險

                  在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方面,報告指出,全國近60%的省份累計結余低于100億元,基金支出占基金收入的比重高。他指出,衡量十三五社會保障改革與制度建設的目標任務完成,其基本指標是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新型社會保障體系。

                • 張燕:修改退休年齡前提是改革養老制度

                  據《中國婦女報》報道,3月29日,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和國際勞工組織北京局在北京發布《退休年齡問題研究報告》。應該說,隨著“人口紅利”的用盡,有關女性退休年齡的爭論,不僅僅關乎男女退休年齡平等的問題,更關系全社會整個退休年齡的延長問題。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