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花掉六成“三公”經費 公車改革關乎政府公信力

                2013-04-15 07:33 來源:人民日報

                人民圖片

                  人民圖片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兩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強調:“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政府就要過緊日子”, 并做出“本屆政府任期內,一是政府性的樓堂館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財政供養的人員只減不增;三是公費接待、公費出國、公費購車只減不增”的約法三章,要求“中央政府要帶頭做起,一級做給一級看。”  縮減“三公”支出,增民利、得民心。但讓管理者向自身利益“開刀”,困難并不少。令人欣喜的是,在不少地方,對于“緊日子”的認識正在深化,變化正在發生,難題正在破解。當然,徹底推進“三公”改革,現實中還面臨一些障礙。

                  從今天起,本版將連續推出“政府如何過‘緊日子’”系列專題報道,敬請關注,也歡迎大家參與監督、共同探討。

                  ——編 者

                  公車花掉六成“三公”經費

                  增加一輛公車,就意味著要增加司機、油耗、保養、保險、停車、路橋費等各種成本

                  清明節期間,為防止公車祭掃現象的發生,不少地方出臺了嚴控公車私用的措施,然而有些地方依然“頂風作案”:網友曝光云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新安所鎮“勞動保障監察車”被私人開到公墓,媒體報道南京市國土資源局六合分局楊某駕駛“國土執法車”祭先……

                  多年來,公車私用屢禁不止,已成頑疾。原因何在?

                  “公款吃喝是群體性行為,地點集中在高檔酒店、娛樂場所,相對容易查處和控制,公費出國有著嚴格的審批手續,也很難鉆政策漏洞。公車的使用則是個體和分散的行為,比較隱蔽。”長期關注公車改革的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說,相對于公款吃喝和公費出國,公車管理的難度更大,一個單位里知道公車使用情況的人有限,特別是領導干部專車,往往只有司機知道去向。“常聽說某個局的領導去外地出差了,專車卻被司機開走自己用,大家雖心知肚明,卻沒人敢管。”

                  2010年兩會,民革中央在提案中指出,我國公車制度中主要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公務用車費用高,造成財政負擔沉重。調查顯示,每年一輛公務車的運行成本至少6萬元,有的甚至超過10萬元。

                  ——公車私用現象嚴重。公車使用存在三個“1/3”,即辦公事占1/3,領導干部及親屬私用占1/3,司機私用占1/3。

                  ——超編制超標準配備用車問題屢禁不止。

                  ——公車使用效率低,浪費驚人。黨政機關及行政事業單位公務用車總量為200多萬輛,每年公務用車消費支出驚人。

                  財政部數據顯示,2011年,中央行政單位、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用當年財政撥款開支的“三公經費”支出合計93.64億元,其中車輛購置及運行費59.15億元,占“三公”經費總數的六成以上。

                  地方的情況基本類似。2013年,北京88家單位公開部門預算, “三公”經費預算將近8億元。其中,公車開支是“三公”經費的最“大頭”,購買車輛及運營維護開支約為5.9億元,占比74%。廣東省2013年省級行政事業單位的三公經費為8.64億元,其中公車類開支總計約5億元,占比近六成。在公車費用中,公車購置7316萬元,公車燃料、維修等運行維護費4.27億元。

                  “公車費用減不下去,‘三公’經費難以得到根本控制。”葉青說。

                責編:李婷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度假季 沙灘女王泳裝扮美記

                度假季 沙灘女王泳裝扮美記

                眼看氣溫開始攀升,不性感怎么點燃夏日熱情。要性...

                7月內地影市觀影指南

                7月內地影市觀影指南

                七月向來是各路大片“占山為王”的時候,而這個七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