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1月11日,阿利茄汁面老板盧廣利,推出了面向周邊白領的“吉粥稻”,瞄準天一大廈等寫字樓的白領,主打外賣,人均消費一二十元。業內人士樊浩說,目前鄭州很少有寫字樓配建公共食堂,有的開發商寧愿把樓層賣掉賺錢。
現象
寫字樓附近的餐館,一半業務是外賣
小劉和幾個朋友,在紫荊山路與順河路口開了一家小飯店。
他們每天中午都要送100多份盒飯,外賣占了總銷售額的一半。“營業面積小,位置也不是特別好,外賣可以彌補這些缺陷。”小劉說。
經過前期調查,記者發現,白領午餐來源,大致由幾個方面構成:外賣、小飯館、單位食堂、自帶午餐。
河南麥金地餐飲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市場開發部經理樊浩對記者說,據他們調查,在寫字樓聚集區,目前很多送外賣的個體戶是家庭作坊,在居民區租房做飯,并沒有實體店,沒有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等,存在很大安全隱患,出了事也找不到人。
目前鄭州白領的午餐市場,正如業內人士張先生所說,安全、營養和健康還差一點。
變化
高端餐飲沒落,他做起了白領午餐
一年前,還在鄭東新區一家高端飯店做后廚總監的張先生,如今,在經三路省文學院里開起了小館子。
“今年高端餐飲遇冷,生意下滑得厲害。”張先生說,前幾個月,他決定開小飯館,把目光轉到上班族身上。張先生說,現在,文學院里不少雜志社的員工中午都來他們這兒吃,“顧客都拿著自己的餐具來打飯,一個人8~10元就能吃飽吃好,一天至少有50個人。”
記者調查發現,隨著高端餐飲的沒落,越來越多的大品牌把目光投向工薪階層。
11月11日,阿利茄汁面老板盧廣利,推出了面向周邊白領的“吉粥稻”,瞄準天一大廈等寫字樓的白領,主打外賣,人均消費一二十元。
還有,阿五美食旗下的“廚鄉美食”開業,在業界打響“即食中餐”概念,也是要搶占白領中餐市場。
為讓員工吃好,把單位食堂外包
不少業內人士提出,解決白領吃飯難的方法之一,就是將食堂外包出去,讓有資質和管理經驗的餐飲團隊經營,降低人力成本和運營費用,也可以讓員工更滿意。
王麗在金水路上的楷林國際大廈上班,她去的餐廳,其實是由楷林物業管理,外包出去的一家餐廳,不僅解決了楷林員工吃飯問題,也允許外人就餐。
王麗說,飯還不錯,價格適中,米飯和湯都是免費的,基本上10元錢左右就可以吃得很好了。“有了這家餐廳之后,再也沒人叫外賣、帶飯了,都去餐廳吃。”王麗說。
楷林國際物業副總經理李學敏稱,為了讓公司的員工滿意,物業對承包出去的餐廳進行嚴格考核,不定期抽查米、油、肉以及餐具消毒等。
寫字樓配餐廳成趨勢
“寫字樓里設公共食堂,即使沒有很寬敞的餐廳,只要提供相對安全、衛生、便宜的飯菜就行。”采訪中,不少上班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