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首頁 > 新聞觀察 > 正文

                夏繼鋒:“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正成為全民共識
                • 2013年01月24日 08:19

                • 來源:東方今報

                  □東方今報評論員 夏繼鋒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十八大報告做出的莊嚴承諾。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關于權力運行和反腐倡廉的講話則可以視為對此更加具體的闡述,特別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老虎’、‘蒼蠅’一起打”等鮮明觀點,正在全國各地引發極其熱烈的社會反響。

                  河南“兩會”正在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迅速成為代表委員們的熱門議題。可以說,如何讓干部更清正、政府更清廉、政治更清明,既是代表委員的職責所在,也更是全體民眾的共同期待。

                  省委書記盧展工就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講話精神提出了具體要求,并且強調指出習總書記的講話“很清醒、很憂患、很深刻、很系統、很堅定、很有針對性”。

                  如果說,“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十八大發出的總動員,“‘老虎’、‘蒼蠅’一起打”傳遞一種總決心,那么,“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則勾勒出一個路線圖,那就是靠制度而不是靠愿望、靠法治而不是靠人治,要依賴“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本是一個形象比喻,現在則進一步上升為全黨意志、全民愿望,意義深遠。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面臨的一個前提是,依靠誰實現?可以說,要回答“如何制約權力”的疑問,繞不過“權力來自何方”的叩問。“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是憲法上的神圣表述,也應當是執政者的清醒自覺。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盧展工書記也告誡各級領導干部要“清醒認識到人民賦予我們手中的權力,不是用來為自己謀利益的,而是用來為人民做貢獻的”,站在這個立足點,才能凝聚起趕權力進籠子、為權力劃邊界的普遍共識。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協商會議制度天然地負有監督權力的職責,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更應該率先垂范。因為監督權力本身也需要權力,而代表委員擁有的監督權顯然遠遠大于普通民眾,所謂“權力越大責任越大”,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必須善用敢用手里的監督權。

                  依靠制度建設讓干部更清正、讓政府更清廉、讓政治更清明,這既是現代政治理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的現實呼喚。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每一個人的“中國夢”才能有所依托。

                責編:張靜潔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媒體人

                • 郭蕊

                  郭蕊

                  河南電臺經濟廣播《好房好家》主持人郭蕊

                • 依明

                  依明

                  河南電臺經濟廣播《民生熱線》主持人依明

                • 容帆

                  容帆

                  河南電臺經濟廣播《財富黃金檔》容帆

                • 何君

                  主持人何君

                  河南電臺經濟廣播《財經第一線》財經午間道》主持人何君

                • 李莉

                  李莉

                  河南電臺經濟廣播《財經第一線》《財經午間道》主持人李莉

                • 晨風

                  晨風

                  河南電臺經濟廣播《財經第一線》《財經午間道》主持人晨風

                活躍網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