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即將起航 2013年十大投資主題浮現

                2013-03-15 09:39    來源:東方財富網

                  兩會已近尾聲,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國家領導人,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也在會上獲批。在接下來的會期當中,新一屆政府班子成員將陸續亮相。這也意味著,2013年新政即將起航。對投資者來說,這意味著怎樣的變化?又有著怎樣的投資機會?為此,證券時報記者結合政府工作報告,梳理了兩會期間采集到的信息,希望為讀者尋找到2013年的投資主題,理清投資思路。

                  一、城鎮化:給資本市場注入持久動力

                  今年全國兩會,“城鎮化”無疑是關鍵詞之一。城鎮化成為中國未來經濟增長最大的動力來源之一,是諸多上市公司發展的新機遇,也給資本市場注入持久動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到“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和往年不同的是,報告直指城鎮化的三大核心問題,即“遵循城鎮化的客觀規律”、“落實人口城鎮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在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要尊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過快過慢都不行,重要的是質量。在今年的兩會中我們看到,各方面對于“人的城鎮化”的理念已經較為統一。可以肯定的是,新型城鎮化將不再是簡單的造城運動。

                  從今年兩會討論中折射出的信息來看,基礎設施建設依然被反復“咀嚼”,地產、軌道交通、水利設施等行業有可能率先受益,而公共服務和消費則有望成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著力點。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城鎮化”同新型城鎮化的建設理念高度協調,這一題材的關注度有望大幅提高。

                  二、并購重組:政策助推產業整合

                  在今年兩會中,并購重組成為證監系統代表口中的高頻詞。隨著已上市企業越來越多,伴隨著經濟轉型和優勢企業做大做強的需要,在監管部門關于推進并購的政策引導下,并購有望孕育主題式掘金機會。一些嘗試首次公開發行(IPO)但最終失意的企業也可能轉走并購途徑實現資產證券化。

                  全國人大代表、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在兩會期間強調,今年深交所將并購作為重點工作,爭取優化政策環境、簡化程序、提高并購效率,讓優勢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平臺做強做大,推動行業整合,淘汰落后產能,為市場發展再造一條存量優化的新路。她還表示,并購為大量擬上市公司提供發展機會,更重要的是為創投 、私募股權投資(PE)提供了新的退出渠道,有助于提高投資效率。

                  全國人大代表、證監會上市一部主任歐陽澤華也于近日指出,今年證監會將以市場化為導向推進并購重組。下一步,證監會將進一步減少行政許可。同時,推進修訂并購重組管理辦法,包括進一步推進定價市場化、豐富并購工具等。如夾層融資、過橋貸款和其他債券、權證等手段,證監會都嘗試打開方便之門。

                  三、地方金改:未來逐步釋放制度紅利

                  區域性金融改革提速,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升的同時,也為相關上市公司帶來新的發展空間和投資機會。今年兩會期間,浙江溫州、深圳前海、福建泉州、天津濱海等地探路地方金改,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

                  溫州、泉州等地相關負責人在兩會上表示,將鼓勵和支持民間資金以多種形式,有序地參與地方金融改革,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全國人大代表、泉州市市長鄭新聰指出,泉州已經擁有77家海內外上市公司,這些企業參與金改區的建設,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參與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二是參與信用體系的建設,三是通過行業協會參與組建一些投資性的產業基金。天津市領導在團組會議上明確表示,濱海新區很快要成立一個科技金融集團。

                  目前,浙江、廣東、福建等地已有多家上市公司,通過發起或參與設立小額貸款公司等方式涉足地方金改,有望獲益于金改提速。兩會期間,來自上述地區的多名上市公司代表委員公開表示,現在迎來金改的東風,要利用資本杠桿的力量,實現跨越式發展。

                  四、環保產業:“美麗中國”需長久投資

                  在兩會上,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來自企業的代表委員,無論是財稅官員還是保險監管機構,呼吁和強調最多的話題之一就是環保。可以預見,在建設“美麗中國”目標指引之下,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環保都將成為一個重要的投資主題。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傅瑩在首次新聞發布會上,就針對環保的嚴峻形勢提出,人大將加強環境保護的立法和監督,并講求實效,將環保成效和地方政府考核掛鉤。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則在小組討論上直言,要加大對環保行業、環境產品的財政稅收支持力度,可考慮讓環保企業和高科技企業一樣享受15%的稅收優惠,并考慮針對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推出相應的環境稅。

                責編:趙惠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