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化非結構化現反差 銷量業績倒掛

                2013-03-11 09:41    來源:東方財富網

                  自去年以來,結構化陽光私募產品發行數量一直強于非結構化產品。然而今年以來,非結構化產品雖然發行偏弱,但是業績回暖,這一“倒掛”現象值得關注。

                  今年依然是結構化陽光私募產品占據主力。海通證券數據顯示,2013年1月共成立非結構化產品13只,發行速度較去年12月出現回落,也少于去年同期的18只。結構化產品共計成立70只,環比增長62.8%,同比增長近4倍。朝陽永續數據也顯示,截至3月2日,2月份以來有65只陽光私募成立,其中結構化產品47只。一位第三方人士表示,今年延續去年的趨勢,結構化產品更受市場歡迎,發行量要高于非結構化產品,而且低風險產品發行量也比較多。

                  從整體上看,非結構化在陽光私募產品中仍占據主力。用益信托工作室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3年3月3日,信托公司推出的證券投資類信托產品共有2109個(不包含期間已清算、終止的產品),其中非結構化產品有1291個,占比60.75%;結構化產品有706個,TOT產品128個。

                  然而,因產品設計不同,非結構化產品更容易跑出黑馬。朝陽永續數據顯示,截至3月7日,今年收益率超過10%的產品有382只,非結構化占了334只,占比高達87.43%;收益率為正的產品有1466只,非結構化產品1095只,占比也達到74.69%。

                  業績前三甲私募也是非結構化產品更好。數據顯示,非結構化產品排名前三的是鼎力投資的鼎力價值成長1期(3月1日)、鼎力超級成長(3月1日),和極元財富的極元私募優選2期(2月5日),收益率分別為38.50%、34.26%和33.37%。而結構化產品排在前三的是長金投資的長金3號(2月1日),中海信托的浦江之星53號(3月1日)、浦江之星50號(3月1日),收益率分別為30.39%、29.42%和28.96%。

                  深圳一位陽光私募人士表示,近期有機構和他商談發行結構化陽光私募產品,此類產品募集比較容易。前述第三方人士也表示,在目前市場尚未出現明顯大趨勢時,多數投資者傾向于低風險產品,而結構化產品的“優先級”具有較高吸引力。一般是由銀行或者信托公司尋找優先級別,而私募自己尋找劣后資金,比直接發行非結構化產品要簡單一些。

                  “由于結構化信托產品其優先級投資者可以獲得穩定的固定收益,在行情不好時容易受到較多投資者的青睞,一旦市場趨勢明確,非結構化產品就會多起來,目前是資金面還偏謹慎。”上海一位私募人士表示,“對陽光私募來說,雖然結構化產品有一定風險,但只需給”優先級“約定的收益率,而超出全部都是自己的收益,因此這對看好后市的陽光私募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不過,從過去經驗看,非結構化產品在熊市里表現不如結構化產品,如2011年,結構化陽光私募基金平均收益率-10.22%,非結構化陽光私募基金平均收益率-15.31%。

                責編:趙惠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