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進入震蕩市 更看好城投債
從收益率和流動性看,今年債券市場大牛市和大熊市的概率都不大,因為目前債券的價格處于中樞附近,所以今年很可能是圍繞中樞上下波動。
“今年的債券市場可能是個震蕩市。”近日,天治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秦娟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采訪時表示。她認為,從貨幣政策等方面來看,今年債券市場主要的利潤來源是利息收入,而不是價格波動。
截至去年年底,由秦娟管理的天治穩健雙盈債券基金獲得了16.18%的收益,在債券基金中排名第一。
《財商》:你如何總結債券市場過去一年的行情?
秦娟:債市上半年是個快牛,各類型的債券都經歷了大級別的反轉;下半年則是一個慢牛走勢。
由于2011年市場暴跌,2012年一季度各種類的債券都經歷了一輪估值修復的上漲行情,二季度由于央行降準降息,基本面很好,債券也出現了一波上漲;三季度以后由于對貨幣寬松預期的落空,加之資金獲利了結,債券市場開始下跌。10月份以來,除了利率債收益率有一些上漲之外,信用債的利率開始下滑,所以我定義去年三四季度是震蕩行情。
《財商》:你是否看好今年的債券市場?
秦娟:今年,從整個市場來看,影響債券有幾個因素,其中貨幣政策可能會維持中性偏松,類似去年三四季度,央行會用逆回購來調節貨幣。7天回購的中樞在3%~3.5%左右,從收益率和流動性看,今年債券市場大牛市和大熊市的概率都不大,因為目前債券的價格處于中樞附近,所以今年很可能是圍繞中樞上下波動。
從投資上講,今年不大會出現2009年四萬億投資的情況,也就是說今年不會面臨高通脹的情況,CPI大概在3%~3.5%,屬于溫和的通脹,這對債券市場來說是好事。
此外,城鎮化等政策都是以調結構為重心,貨幣政策不宜過松或者過緊,這樣各個行業的融資才能持續下去。
在這個基礎上,今年債券市場的主要利潤來源可能是利息收入,而不是價格波動。今年最好的策略可能是持有一些高票息的風險可控的債券,此外,城投債是我比較看好的。
所以,整體判斷今年債市是個震蕩市,更加看好城投債。我們在策略上肯定不會像去年那樣激進,去年可能會全倉加杠桿配備城投債,但是今年不會。
《財商》:目前市場對城投債的爭論也很大?
秦娟:地方財政這幾年確實是偏緊的,在未來是否會出現地方財政增速不如利率從而出現違約風險的擔憂是存在的。但這可能是個中長期的風險,從短期來看不會有風險。
短期來看,目前城投債加起來大約是1萬億,但是銀行的融資體量在10萬億元,城投債體量比起來不到銀行的10%。此外,銀行貸款是一對一的貸款,而城投債卻是面對公眾的,一旦出現風險,城投債發生違約的影響要大得多,從這個角度上說,銀行平臺債的風險比城投債要大。
另一個方面,城鎮化是未來發展的主題,而城鎮化中,地方政府一定需要建立配套設施,它需要融資渠道。城投債主要的投資項目就是基礎設施建設,說明城投債可能將成為城鎮化的主要融資渠道,這種情況下,城鎮化才剛剛開始,城投債發生違約的可能性不大。
另外,財稅改革可能會拉開大幕,如果未來地方財稅收入增多,那么會減少城投債償付的壓力。
《財商》:哪些品種是你比較看好的?
秦娟:目前的利率債已經反映了通脹預期,只要收益達到3.8%~3.9%就已經有投資價值了,估計波動性仍然不會太高。
金融債比較看好十年國開,如果收益率能到4.7%左右應該是比較好的配置區間,其彈性比國債要高一些。
我們對中低評級的短融也是比較看好的,AA或者AA+產品的收益率如果在5%以上,配置價值還是有的。此外,評級為AA或者AA+且收益率在6%以上的中票還是有配置價值的。
《財商》:去年可轉債表現并不好,你如何看今年的可轉債市場?
秦娟:在股市蕭條的情況下,可轉債也成為雞肋。可轉債和股市的關聯性大,如果從大類資產配置說,今年股票的投資價值優于債券,債券優于現金。這樣的情況下,偏股性的可轉債在今年的表現可能會更好一些。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