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自行發(fā)債上報試點范圍暫不擴大

                2013-03-18 09:09    來源:經濟觀察報

                  2013年地方收支額度相差3500億元,將由中央代發(fā)地方債,這3500億元地方債當中也包含上海、浙江、廣東、深圳等地方自行發(fā)債試點地區(qū)的額度。

                  四個試點地區(qū)2013年的發(fā)債額度,目前基本已上報到財政部等待批準,按照往年慣例,批準額度多少會在年中的省級財政預算調整方案報告中體現。

                  2012年廣東省自行發(fā)債額度獲批額為86億元,浙江省為104億元,上海市為89億元,都比2011年自行發(fā)債額度增加10%以上。

                  而對于地方自主發(fā)債的試點,據一位熟悉情況的財政系統人士透露,試點擴圍工作現在基本處于停頓狀態(tài),何時會開始新的試點尚無定論,可以肯定的是,不會像“營改增”推行得那么快,未來中央與地方之間還會展開各種博弈。

                  地方債加碼

                  2008年金融危機中,為解決在新增中央投資公益性項目的地方政府配套資金困難,2009年國務院同意地方發(fā)行2000億元地方債券,由財政部代理發(fā)行,列入省級預算管理,期限為3年。2010年和2011年中央每年代理發(fā)行地方政府債券規(guī)模均為2000億元左右,期限分3年和5年。期中期限3年的額度大約1384億元,于2013年到期。

                  在2011年開始地方政府自行發(fā)債試點,在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和深圳市進行試點,四個試點地區(qū)的政府債券還本付息仍由財政部代辦。到了2012年地方政府債發(fā)行總額增加到了2500億元,當年還新增了7年期的地方政府債券。

                  2013年中央代發(fā)地方債增加到3500億元,這里面包含歸還2010年到期3年期地方債1384億元,另外付出的利息額度為209.23億元。這就意味著,地方政府在償還了2010年到期的6筆債務本金大約1384億元后,又將新增2116元的地方新債,還款期限也越來越長,未來的債務雪球正在膨脹。

                  事實上,財稅專家表示,3500億元的地方新債中1384億元只是地方2013年到期債務的一部分,因為中央代發(fā)的地方債除了一部分依靠發(fā)行新債償還外,還需要地方通過財政自有資金來償還,中央不會鼓勵完全靠發(fā)新債還舊債的做法,那樣不利于對地方債的總體控制。

                  中央對于代發(fā)的地方債管理一直非常嚴格。在2012年中期,全國各省要償還財政部代發(fā)債券到期的本金和利息,各省紛紛與財政部協商,要求延期償還,但是被財政部拒絕。

                  一位財政系統人士告訴記者,若是延期償還,在債券市場的信用損失非常大,而且地方債券是財政代發(fā),也就是財政部背書的,根本不可能用國家財政的名義去為地方財政延期,更不會用中央財政的錢去代替地方政府償還到期債券。

                  2013年中國安排財政赤字1.2萬億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高赤字紀錄,其中3500億元赤字就屬于地方2013年預算收支差額,也就是中央代地方發(fā)債的總額。

                  地方財政預算報告提交人大審議之前,地方政府通常會與財政部進行溝通,預計2013年財政部會對地方的各種轉移支付額度,以此來確定當年地方預算收入,而3500億元地方預算收支差額,也是在地方與財政部之間多次溝通后出來的,然后按照中國政府一級人大決定一級預算的情況下上報財政部,后者根據全國各省區(qū)市的預算差額進行匯總。

                  本報了解到,四個自行發(fā)債試點地區(qū)2013年的發(fā)債額度,目前也已基本上報到財政部等待批準,按照以往慣例,發(fā)債額度比上一年都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如何償還

                  地方債,即地方赤字每年的數額雖然不大,仍會給地方財政帶來不小的壓力。

                  雖然2013年頭兩個月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情況都還不錯,尤其是地方本級財政收入同比增長了12.9%。但對于一個中等收入地區(qū)的地方稅務局長來說,這幾年的經濟和稅收情況卻是一年不如一年。“工業(yè)經濟狀況持續(xù)低迷,出口無法完成,內需也沒有拉動,中央一致在要求結構性減稅,而地方經濟的不給力,對于依法征稅完成任務非常困難。”該局長表示。

                  2013年地方政府匯總的預算報告,都提到了影響地方收益的一些原因,主要的幾個共同點,試點地區(qū)的營業(yè)稅改增值稅的稅制改革,房地產調控政策、未來的收入分改革等都會對財稅收入帶來影響。

                責編:趙惠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yè)為什么創(chuàng)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