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市場將助力城鎮化

                2013-03-14 08:54    來源:上海證券報

                  推進城鎮化需要政府加大基礎公共設施的建設力度以增強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因此建立可持續的市政建設投融資機制將成為城鎮化過程的重要一環,2013年兩會傳遞的政策信息則進一步表明中國債券市場未來將可能會成為城鎮化至關重要的融資渠道。例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發改委在兩會年度發展計劃中指出要積極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穩步擴大企業直接融資規模;相關領導稱城鎮化融資可以借鑒國際上的金融工具,如資產證券化,市政債等;路透等媒體更是披露中國政府計劃對債券市場徹底改革,以創建一個有效運轉的地方政府債券市場,推動企業債和高收益債券發行,并積極引導海外資金進入中國債券市場。在城鎮化配套政策呼之欲出的同時,中國債券市場已然迎來了一個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中國債券市場近幾年來保持了蓬勃發展的勢頭,2012年末債券存量已達26.27萬億,而2007年末債券存量僅為12.88萬億;2012年企業債券融資占社會融資總量的比例已達14.3%,而2007年這一比例僅為3.8%。但是中國債券市場高速成長并不能掩蓋它本身的諸多先天不足。債券投資品種單調、投資者結構失衡、市場分割以及創新不足等因素都制約了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因此目前債券市場依然是中國資本市場的短板。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中國債券市場必須經過較為徹底的改革,才能更加高效地為中國的城鎮化過程提供融資。

                  如果城鎮化的推進過程需要債券市場的長期支持,那么從長遠來說政府就有必要從市場制度入手,借鑒國際經驗,對中國債券市場進行深入改革。具體來說,深化債券市場投融資體制改革,推出創新的債券品種是前景光明的改革方向。例如,市政債是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的地方政府的主要融資工具,這些國家的地方政府通過發行市政債得到了長期低成本的資金支持。資產證券化也是盤活存量信貸資產,緩解商業銀行資本金補充壓力的創新債券融資工具,有助于化解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的流動性風險。

                  總而言之,中國債券市場在助力新一屆政府推進城鎮化的同時,也迎來了自身歷史性的發展機遇。未來十年內我們有望看到中國債券市場邁入爆發式的增長階段,市場的廣度與深度大幅提升,債券品種加速多樣化,參與機構的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以及公募債券基金產品線的日益豐富。在這個債市的黃金發展時期,公募債券基金產品將會為廣大基金投資者提供更加多樣化、高性價比的低風險投資產品。

                責編:趙惠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