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股“高富帥”行情難復制

                2013-03-25 09:21    來源:中國證券報

                  大盤上周探底回升,年線上方遇到多頭頑強抵抗,上證綜指大幅反彈并且重新回到2300點上方,隨后幾個交易日股指窄幅震蕩,成交量有所萎縮,短期多空力量達到均衡。從影響市場運行的主要因素看,經濟復蘇力度是強是弱需要進一步驗證,新股IPO重啟時間是提前還是推后還存在不確定性,周期疲弱,醫藥逞強是否還會延續仍存在分歧。在此背景下,預計指數圍繞2300點窄幅波動,等待不確定因素的消除。

                  首先,經濟數據有喜有憂,經濟復蘇力度看法分歧巨大,需要等待后續數據驗證。隨著2月份經濟數據陸續公布,市場對于經濟復蘇力度分歧較大。從3月中旬以來公布的宏觀數據看,有喜有憂,增加了市場分歧。從發電量數據看,1-2月份用電量798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48%,較2012年全年累計5.5%的增速略有放緩,結束了去年10月以來增速的逐漸擴大,印證了經濟增速有放緩的跡象。但是從3月21日公布的3月份匯豐中國制造業PMI預覽值顯示中國經濟處于擴張通道,匯豐中國PMI指數預覽值為51.7,超過預期值,連續5個月處于榮枯線以上。3月PMI數據相比2月份的50.4大幅走高,也高于市場預期的50.9,表明中國制造業再度活躍或表明經濟短周期企穩回升態勢將延續。然而,從主流的分析機構看,二季度進入到開工旺季,4月份開始的宏觀數據才是關鍵。從市場情緒看,也有年初的強復蘇轉為弱復蘇,而近期重歸均衡,需要等待后續數據的進一步驗證。

                  其次,IPO如何改革后重啟成為市場關注的政策焦點。原本市場預期新股IPO至少在五六月份之后重啟,而且新股發行制度進行改革之后才能重新啟動。目前市場傳聞在審企業財務報告專項檢查工作結束之后即將在清明節前后啟動,對市場影響重大。筆者認為,新股IPO重啟必須有兩個先決條件:第一,新股發行制度必須改革,切實解決發行中的高市盈率發行以及解禁后限售股拋售問題。目前新股發行已經涉及到投融資雙方的核心利益,新股高價發行以及解禁期滿后限售股大量拋售成為中國股市的最大頑疾,重啟之前必須予以解決;第二,IPO重啟必須選擇合適的市場氛圍,要在市場較為活躍,對融資承受力相對較強時推出,否則將對剛剛有所回暖的股市造成重創。

                  第三,從市場自身看,熱點能否有效輪動成為行情向縱深發展的關鍵,醫藥股的一枝獨秀能否擴展成為百花齊放是行情反彈抑或反轉的標志,但是醫藥板塊的成功很難被復制,行情仍將呈現嚴重的結構分化。自去年12月4日由銀行股發動一輪波瀾壯闊的反彈行情,然而春節過后藍籌股多數重現疲態,保險、地產、水泥、有色、煤炭等藍籌股重新進入下降通道,僅有以醫藥、軍工為代表的消費、主題投資板塊走勢強勁。醫藥板塊年初以來累計漲幅高達23.54%,其中云南白藥、天士力等一線白馬股股價更是迭創歷史新高,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高富帥”。筆者認為,醫藥股的強勢很難被復制,問題依然來自于基本面。2009年以來調整市道中的“吃藥喝酒逛商場”不敗策略已經逐步演化為醫藥碩果僅存,電商的崛起導致傳統商業股的衰落,白酒行業景氣度也一落千丈。醫藥股近期依靠新版醫藥目錄大擴容股價飆升,但是醫藥股TTM估值已經高達37.8倍,未來取得收益只能依靠長期持有。

                  根據以上判斷,由于經濟復蘇預期不明,股市新政延續存在變數,市場熱點依然結構分化,導致行情開始圍繞2300點雙向波動區間,短期難以有所作為。進入到4月份新開工旺季后,如果城鎮化措施得到有力落實,房地產調控力度維持不變,宏觀經濟數據有望進一步好轉,市場才重新具備挑戰2444點階段高點的能力。

                  在投資策略上,緊密跟蹤熱點,深挖成長股依然是近期投資重點。兩會之后,各項新政會不斷出臺,資本市場必將做出積極響應,環保、4G、城鎮化依然是熱門主題,投資者可以適當參與。對于上游周期性行業,產能過剩依然困擾著產業景氣度回升,盈利前景堪憂,仍然不具備投資價值。從行業配置角度看,依然看好銀行、電力、汽車、家電等盈利穩定增長行業。

                責編:趙惠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