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業:靜待需求回暖帶動食品股的復興

                2012-06-28 10:24    來源:《證券時報》

                  我們認為,宏觀經濟下滑帶來的整體需求不旺是去年下半年以來食品類公司增長下滑的主要原因:1、與上一輪GDP和CPI雙下行的周期相比,本輪GDP提前CPI十三個月掉頭回落,到目前已持續25個月,造成長期的需求不振;2、頻繁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如瘦肉精事件、金葡菌事件、黃曲霉毒素超標、老酸奶事件等,是影響各子行業需求的額外因素;3、CPI持續上漲成本居高不下,企業為了達到經營目化解成本壓力,普遍通過直接或間接提價的方法轉嫁成本,保證收入增速和盈利水平,我們認為,均價提升對原本已在下降的需求形成了進一步的打壓,使外部需求加速下滑。

                  食品行業目前處于筑底階段

                  我們結合策略組的思路引入“產庫比”概念,并結合存貨周轉率進行分析,發現食品制造業整體目前處于向下筑底的過程中。11年存貨周轉率較10年已有明顯下降,但12Q1較11Q1下降已不明顯。12年一季度,食品加工及制造PMI下降較深,產庫比已持續下降超過一個季度。企業應已經從需求↓→產銷率↓→產成品庫存↑→產能利用率↓的階段,逐步過渡到需求企穩→產銷率↑→產成品庫存↓→產能利用率企穩的階段。

                  靜待需求回暖食品股復興指日可待

                  作為必須消費品,需求本身具有剛性,尤其是肉制品、乳制品等行業,而速凍食品和植物蛋白本身行業景氣度較高。如果需求上半年已在底部,那下半年隨著消費旺季到來,需求回暖的可能性很大。目前各子行業中,肉制品、乳制品、速凍食品、乳飲料及植物蛋白行業收入增速持續下滑的時間已達到或超過歷史最長時期,截止目前分別持續了約9個月、12個月、9個月和12個月,而調味發酵品收入增速在今年一季度已經出現反彈。我們只需靜待需求回暖,食品股的復興指日可待。

                  成本下降使肉制品行業額外受益

                  除了需求回暖,我們認為肉制品行業還將受益于今年豬價的同比下降。目前生豬價格為14元/公斤,同比下降21%,全年同比下降基本確定。

                  重點推薦公司

                  雙匯發展:關注需求回暖和生豬價格回落帶來的業績反彈;伊利股份:奶粉事件影響有限,長期趨勢不改,建議買入;承德露露:關注營銷改善,經營拐點隱現,建議買入。

                責編:王金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