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蔚華的功與過:從此招行往何處去

                2013-05-10 08:53    來源:《中國企業家》雜志

                  文|李聰

                  據招商銀行今日發布的新聞通稿顯示,5月8日,招商銀行正式宣布馬蔚華卸任總行黨委書記,由田惠宇接任。據悉,馬蔚華因年齡原因提出不再擔任招商銀行主要領導職務。繼任者為田惠宇,田曾供職多家金融機構,主要工作經歷在中國建設銀行,先后在建行上海分行、深圳分行、北京分行及總行任高管。

                  1999年,馬蔚華年滿50歲,如果從這年往前數十五年,他擔任過六項不同的職務,而之后的十五年,他一直都是招商銀行行長。如此長的“服役期”,在銀行界恐怕難有出其右者。

                  馬蔚華這個名字,已經與招商銀行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他是招行的金字招牌,還是第一營銷員和最佳宣傳明星,如果沒有人刻意提起,很難會有人想到鋼琴家郎朗才是招行正兒八經的形象代言人。幾乎任何公開露面的機會,馬蔚華都不會忘記將招行掛在嘴邊,他會時刻提醒你,招行是多么優秀的一家公司。私底下也是一樣,曾經有一位企業家想索要馬蔚華的手機號,馬蔚華笑著說,那你一定要讓招行來服務你,獲得應允后,馬蔚華才坦然相告。

                  招行就像一個孩子,在馬蔚華執掌時期快速成長了起來。1999年馬剛到招行的時候,作為一個很小的、年輕的股份制銀行,招行在亞洲金融危機中受到了傷害,離岸業務受沖擊較大,不良貸款率也很高。在馬蔚華的帶領下,招行艱苦創業,從當初只有1億元資本金、1個營業網點和34名員工的小銀行,發展成為了資本凈額超過2000億元、資產總額3.1萬億元、機構網點超過900家、員工近5萬人,在上海和香港兩地上市的全國第6大、全球第56大商業銀行及世界500強企業。

                  馬蔚華一直強調要比別人“早一點、快一點、好一點”,招行抓住了互聯網興起帶來的歷史機遇,于1999年推出了中國境內第一個系統的網上銀行“一網通”,并以此為基礎逐步構建了包括自助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等在內的網絡服務體系。網上銀行解決了招行物理網點不足的問題,現在招行互聯網的業務替代率是89%。在這樣的基礎之上,2004年招行開始第一次轉型,明確提出加快發展零售業務、中間業務和中小企業業務,此時大力發展信用卡的招行又開始一枝獨秀,零售成了招行最大的特色。

                  難得的是,招行的零售優勢一直保持在業內領先的水平,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招行不僅開通了手機銀行這種標準配置的應用,還推出了掌上生活探索O2O以及滿足用戶各種生活需求。與此同時,與聯通、HTC合作推出閃付功能,也表明了招行占領移動互聯網高地的決心。而在炙手可熱的財富管理領域,招行也是最早推出私人銀行的商業銀行之一,在業內享有很高的地位,規模僅次于工行和建行。

                  A+H股上市讓招行的治理結構得到了國際化的規范。招行國際化也走在了中國銀行業的前列。走出去的探索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在境外設分行,一種是并購,當然還有一種是合資。這幾種形式,馬蔚華都做了探索,比如2008年,招行紐約分行成立,是第一個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銀行。之后并購香港永隆銀行,以及建立合資保險公司招商信諾人壽保險公司。

                  按照馬蔚華的總結,招行之所以發展得比較好、比較快,主要得益于近年來率先在中國境內同業中提出并實施了“三步走”和“兩次轉型”。即業務網絡化、資本市場化、發展國際化和2004年開始的一次轉型和目前正在實施的二次轉型。

                  在深圳的時候,幾乎每天都去食堂吃早飯,馬蔚華堅持不遲到不早退,他的保養秘訣是:多吃飯、少睡覺、不鍛煉。馬蔚華常年累月的工作并不休息,有時候路演就要去國外月余的時間。上次專訪時候筆者見到馬蔚華,他說,前兩天我老母親給我打電話,我說媽媽你有什么事嗎?她說沒有,我就是想聽聽你的聲音。馬蔚華才意識到,他已經很久沒回家了,即便將母親接到身邊以便照料,但作為兒子,還是無法盡職。十五年如一日,招商銀行就像是馬蔚華的家,而很自然的,馬蔚華的風格也在招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可以說,馬蔚華是最有企業家特質的銀行家,但這并不意味著馬蔚華就是完美的,無論是招行,還是馬蔚華,都有著自己的缺憾。

                  2009年,招商銀行業績下滑,凈利潤同比下降13.48%;凈利差從上年的3.24%下降為2.15%。招商銀行由此成為當年的上市商業銀行中唯一盈利倒退的銀行。而民生銀行2009年凈利潤卻大增53.51%。此后,招行的凈利潤增長率一直低于民生銀行。

                  在中小企業貸款領域,民生占據了先機,在許多方面領先很多年后,招商銀行在這一領域變成了追趕者,雖然發力小微貸之后增長迅速,卻也不及民生的先發優勢。

                  與此同時,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招商銀行資本金緊張,增發配股成為必然的需求,這也大大制約了招行的發展。

                  而馬蔚華則向《中國企業家》透露,很遺憾未能在2000年時候收購友聯銀行,打算在香港大施拳腳的招行當時由于種種原因并未能將友聯收入囊中,而將機會給了工商銀行。這一等就是好多年,2008年,招行斥資193億港元(合172億元人民幣)的現金總額或每股156.5港元的價格有條件收購永隆銀行53.12%的股權。

                責編:趙惠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