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銀行凈利潤增速放緩 上市險企投資收益普降
截至4月9日,已有11家上市銀行、6家上市險企發布了2012年年報。京華時報金融周刊記者通過對比注意到,今年上市銀行凈利潤增速放緩、不良貸款雙升已經成為行業普遍現象;而保險公司方面投資收益率普降,險企高管年薪差距較大,退保金、滿期給付則持續走高。
凈利潤1
銀行凈利潤增速均有下滑
年報顯示,所有銀行的凈利潤增速普遍放緩。傳統五大國有銀行2012年凈利潤超過7700億元,凈利潤增速也普遍放緩。在股份制銀行當中,行業凈利潤增速在過去一年的高速增長后,也出現增速下降。以平安銀行為例,其2011年凈利潤增速是63.57%,2012年增速下降到30.39%,下降了超過30個百分點,此外浦發、招商等數家銀行凈利增速下降也都在10個百分點以上。
風光背后,五大銀行凈利潤增速明顯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2012年,中行凈利潤增速創上市以來最低,建行凈利潤增速創6年最低。農行在五家銀行中以19%的增速領跑,與2011年28.5%的增幅相比,已是大幅縮水;其他四家大行增速更是下降明顯,其中,交行凈利增速由29%下降至15%、中行由增速19%下降至12%、建行由增速25%下降至14%、工行由增速26%下降至15%。
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胡哲一說,經濟增速放緩、不良貸款增加、利率市場化改革成為制約中國銀行業下一步發展的三座大山。
中信銀行凈利潤增速墊底
在目前已經公布年報的上市銀行當中,民生銀行以34.54%的凈利潤增速排名第一,此外,光大銀行和平安銀行的凈利潤增速均超過30%,而中信銀行2012年0.69%的盈利增速是目前已公布年報的上市銀行中最低增速。對此,中信銀行行長朱小黃日前在業績發布會上解釋,因對未來經濟環境變化持謹慎態度,所以上年計提128億元貸款減值準備。
記者注意到,中信銀行去年共提取貸款減值準備128.04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23.30%。朱小黃稱,之所以做這樣的安排是因其對未來經濟環境變化持謹慎態度,覺得要盡快提足撥備,年報數據顯示,中信銀行撥貸比從2011年的1.6%增加到2.12%,接近2.5%的監管指標。朱小黃認為,在現在的經濟環境下盡快達到監管指標對自身市場形象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如此可以提升風險消化能力。
不良貸款2
11家銀行不良貸款上升8%
年報顯示,11家上市銀行2012年不良貸款總額共計3853.75億元,同比上升8.06%;2012年關注類貸款10976.21億元,2011年為10538.66億元,上升4.15%。11家銀行中,工、建、農、中四大行不良貸款率呈下降趨勢,分別降0.22%、0.1%、0.09%、0.05%。其余7家均有所上升,其中平安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最快,由2011年的0.53%上升至0.95%。
在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方面,四大行均有提高,而農行上升最為明顯,同比增長63.04%,交行則下降5.69%。股份制銀行中,除中信上升15.94%外,其余銀行均有下降,尤其是浦發下降99.75%,平安下降138.34%。“我們去年撥備一共計提了22個億,是完全按照監管要求的標準來進行的,不存在考慮到利潤的問題來進行撥備調劑。”平安銀行副行長趙繼臣表示。
浦發銀行行長劉信義表示,雖然2013年的經濟在逐漸回升,但回升的速度和力度目前并不明朗。
溫州成不良貸款重災區
在浦發業績發布會上,劉信義介紹,浦發不良貸款余額89億,不良率0.58%,新增不良貸款31億,主要在浙江地區,其中75%是來自溫州。近90%的不良貸款發生在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平安銀行方面也表示,不良貸款確實有明顯增長,特別是以溫州為代表的長三角地區,當地在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受到了明顯的沖擊。平安在浙江地區的三家分行不良貸款增加較多,約占全行80%。
中信銀行在年報中指出,“由于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以及環渤海地區,部分中小企業經營停頓、資金鏈緊張甚至斷裂、銀行融資難,導致上述地區貸款質量出現下降情況。”該行新發生的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上述地區。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