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改逆水行舟
2012年無疑是中國的“金融改革”之年。這一年金融改革大刀闊斧:匯改穩步前進,沉寂許久的利率市場化也大步向前邁進;人民幣國際化再上新臺階;地方金改多方萌動,摩拳擦掌;銀行業也遭遇了資本新規。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顯然,改革已不是簡單的縫縫補補,已迫在眉睫。中國過去十年以投資和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2012年第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為7.4%,是近3年以來中國GDP最慢的增速。當經濟增長中樞下移,單純的政策刺激只能是飲鴆止渴,金融體系的穩健性和彈性關系到經濟增長模式的成功轉換,故制度變革金融需先行,而改革帶來的制度紅利也將會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動力。
“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完善金融監管,推進金融創新,維護金融穩定”就是十八大報告對我國金融系統的下一個10年的發展做出的方向性概括。對于這一輪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重點,央行行長周小川解釋說:“我國下一步要健全現代金融系統,更大力度地促進宏觀經濟穩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繼續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匯率改革,同時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加快民營金融機構發展。”
熱鬧的地方金改試點已拉開序幕,但最終效果還需拭目以待。
金融改革是復雜艱辛的,但前途必然是光明的。不乏觀點認為目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與金融抑制有關,金融部門讓利實體,也讓銀行業消腫,強健筋骨,才能完成“穩增長”的大任。
地方金改:自下而上的探索
2012年最吸引眼球的,是新一輪金融改革已蓄勢待發,一時間各地爭先恐后地掀起了金融改革的“圈地”運動,粵、津、滬紛紛摩拳擦掌,最終卻僅有3家國家級綜合性試驗區如愿以償。
2012年12月25日上午,福建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稱“《方案》”)日前已獲國務院批準通過,泉州成為繼溫州、珠三角之后的第三個國家級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而三個試驗區的重點不盡相同。溫州金改的側重在于理順民間借貸系統,珠三角核心在于金融國際化,而本次泉州金改的著力點落在了“開展石化、鞋業、紡織服裝產業投資基金試點,支持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加大政府對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投入”。服務實體經濟的方向十分明顯。
事實上,在溫州金改獲批的示范效應下,泉州市早在2012年3月就上報了金改方案。
而2012年5月福建省出臺的《關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十一條措施的通知》中也提道,要推動泉州國家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支持泉州開展“區域集優債務融資模式”試點,擴大泉州債券融資規模,發展各類股權投資基金;在泉州試點開展民間融資登記管理制度。
最終于此時獲批,更多是緣于該《方案》與十八大報告中提到的改革重點相契合。
與溫州金改試驗區相比,泉州具有同樣的特性——中小企業多、民間借貸盛行。在國內經濟回落、海外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支持當地企業轉型、讓地下民間借貸陽光化顯然是未來主要的趨勢。
于是,在中國經濟整體走向結構轉型、重振實體經濟的當口,以金改為突破口,盤活民營經濟是重中之重。
而在十八大報告中,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提道,要“大力推進民營金融機構發展”。這讓泰康人壽董事長陳東升很興奮,他表示,在中國金融體系里面,一直是以巨無霸的國有金融企業為主,而在未來的金融領域里面,引進民營的機制,真正誕生市場化的金融家,才是今后金融改革最核心的方向。
目前,金融服務與實體經濟,這唇齒相依的雙方并非“毫無芥蒂”,目前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服務面臨的問題是,貸款需求與信貸滿足程度并不匹配。大量的信貸還是流向資金缺口并不嚴重的大型企業、優質項目,雖然各大銀行愈發重視小企業貸款,但由于小企業不可忽視的高風險問題,這種矛盾仍然較突出。
在2012年3月通過的溫州區域性的金改方案,致力解決的正是這種不匹配。可效果卻在打折。
直到8個月后的11月23日,浙江省政府制定的溫州金融綜合改革實施12條細則(以下簡稱“金改細則”)終于揭開面紗——在鼓勵和支持民間資金參與地方金融機構改革方面,金改細則提出,將發起設立或參股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組織,并將溫州銀行增資擴股作為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突破口。
這一內容備受關注,若溫州能引導民營資本,成功地改進中小企業服務,對民間融資陽光化、規范化具有重要意義。
可惜的是,“玻璃門”看似透明卻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可進入。監管層依舊奉行的是慎之又慎的風格,此次溫州也未找到突破口,外界普遍關注的民間資本投建銀行,以及利率市場化等問題在本次溫州公布的金改細則中被弱化。溫州市金融辦主任張震宇承認,目前建立民資銀行的時機尚不成熟。
各地金改也試圖對民資進入金融領域有所突破,并一致將參股或參與發起設立小貸公司、股權基金、村鎮銀行作為具體途徑。不過,從現在來看,民資進入金融領域的突破并未取得實質性進展。繼溫州小貸公司、民企發起村鎮銀行受挫后,泉州發布的金改方案對此也沒有突破。
而這似乎也非一朝一夕、一家兩家試驗區就能突破的瓶頸。張震宇認為,現在溫州缺的不是一家銀行或是民資銀行,缺的是體系上的完善,銀行體系和非銀行體系在發展過程當中不協調。
而要理順這種不協調,顯然非一日之功。泉州、溫州這種區域性改革,與傳統意義自上而下的金融改革并不相同。
周小川認為,新一屆政府會重視改革的總體設計,繼續推進自上而下的改革。同時,由于中國區域廣大、情況復雜,也會繼續鼓勵創新、鼓勵地方發揮改革積極性,允許試點,積累經驗,并將好的經驗逐漸推廣。
與泉州、溫州和麗水金改方案相比,珠三角金改的內容更具“國家級”層面,涉及金融綜合經營、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區域金融市場建設等國家金融改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從廣度上看,在金融市場、金融組織、金融產品等方面皆有創新空間,涉及國際金融、科技金融、產業金融、農村金融和民生金融;從縱向來看,上到金融管理體制、下到本地金融企業改革,對全金融生態鏈條都有影響;從橫向上來看,本次金改同時覆蓋了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兩類金融體系。因此珠三角金改對全國金融改革和開放發展更具深遠意義。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