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候鳥生存狀態(tài)調查:燕郊到北京有多遠

                2013-05-03 09:33    來源:騰訊財經(jīng)

                  “我還是會搬回北京城的,去海淀買一個學區(qū)房。”32歲的倪志(化名)說,他要當爸爸了,為了孩子的教育,以后他肯定會搬回北京。

                  現(xiàn)在,他和已懷孕的妻子住在北京工作,住在河北。確切地說,是住在燕郊鎮(zhèn)——那里是河北省距離北京市區(qū)最近的城鎮(zhèn)之一,自天安門向東直線距離約30公里,略遠于六環(huán)。

                  沒有去過燕郊的人們,仍然會被地鐵上某個樓盤大片橙色廣告吸引:“給不靠譜人——每天早上起床都看一遍福布斯排行榜,如果沒我名字,就去上班。”

                  上班,對住在燕郊的人來說,是每天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力氣的事。他們人每天往返北京城60公里,在經(jīng)常漫天灰塵的國貿排著冗長的隊伍等長途公交,每天在公交車上花掉的時間超過3個小時。他們每天過著像候鳥一樣生活。這一幕,在他們老家的朋友眼里,絕對是一部值得咂舌的悲情戲。但燕郊白領們并不這么認為,就像地鐵上的樓盤廣告“堅定的理想主義社區(qū)”一樣,這里被他們看作奮斗的起點。他們也樂于跟朋友談起,不堵車時從燕郊到國貿只需40分鐘車程就可抵達。

                  當然,這里也是房價飆升的一個樣本。燕郊樓市起步至今的十年間,房價漲了十倍。無法打入北京市場的開發(fā)商紛紛在此扎營。不少開發(fā)商甚至撤回了原來設立在北京市內的銷售處,他們有理由相信,購房者會愿意多花時間跑到燕郊看房,因為這里有足夠的誘惑。每平米售價7000-10000元的房價,是燕郊開發(fā)商的底氣。

                  因為房地產(chǎn),燕郊被賦予了更多的關注。現(xiàn)在,國五條實施之后,北京二手房交易冷卻、新房市場青黃不接,燕郊將要面對更多“被擠出的剛需”。

                  但另一方面,開發(fā)商認為,燕郊的住宅用地供應未來可能已經(jīng)不足。對此,燕郊高新區(qū)國土局土地儲備中心主任薛偉偉對騰訊財經(jīng)表示,燕郊的住宅用地一直是在平穩(wěn)供應,未來是否加大供地計劃需要三河市統(tǒng)一安排。

                  房價十年漲十倍

                  京城國五條落地之后,不少原計劃在北京置業(yè)的購房者開始將目光投向北京周邊的衛(wèi)星城——燕郊、固安、涿州等地。美林地產(chǎn)君渡項目銷售總監(jiān)李京對騰訊財經(jīng)表示,國五條之后,前來詢問的客戶量就增加了20%,目前君渡的銷售已經(jīng)過半。

                  新一輪調控政策也讓這些地區(qū)的房價迎來新一輪上漲。騰訊財經(jīng)實地探訪位于燕郊的幾個大體量樓盤發(fā)現(xiàn),去年年底到今年一季度,價格均出現(xiàn)了快速上漲。其中,一個毗鄰通州的項目,銷售人員稱5月開盤價將比4月時再次上調800元/平米。

                  2012年上半年,伴隨著北京房價的下跌,燕郊不少項目的價格出現(xiàn)大幅度跳水。據(jù)中介公司統(tǒng)計,當時燕郊在售的新建住宅項目有21個,其中過半的項目降價銷售,相比年前,平均降價幅度為約6%。

                  但去年下半年以來,京城樓市回暖的勢頭也開始傳回燕郊。去年年底,上上城、天洋城等項目價格上漲幅度都在1000元/平米。也有開發(fā)商將同一期樓盤按月分批次推出,每次推出時價格都會上調。

                  有業(yè)內人士指出,燕郊的定位是“河北省的次商務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的前沿和特區(qū),承接首都部分功能轉移的重要戰(zhàn)略區(qū)域”,但燕郊目前承接首都的更多是居住行為,而且是來自北京的中等收入的居住者。

                  2013年,燕郊的新盤平均售價已經(jīng)從2002年的1000元/平米漲到8000元/平米左右,現(xiàn)房價格則已經(jīng)突破萬元大關。而燕郊所屬的三河市房價也不過在5000左右。

                  燕郊樓市這幾年的起伏幾乎都是在和北京樓市共振。有市場人士認為,燕郊區(qū)域房價附屬性很強,其價格漲跌完全看北京房價變化,自身區(qū)域并不能支持較高房價。

                  “如果深圳是中國樓市的保險絲,那么不妨把燕郊樓市比做北京樓市的保險絲”,地產(chǎn)商潘石屹(微博)曾這樣評價燕郊樓市與北京樓市之間微妙關系。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jiān)郭毅對騰訊財經(jīng)表示,國五條之后,北京調控升級,具有購房資格的人群減少,有一些不具有資格但有購房意愿的人,會將需求投向北京周邊區(qū)域。燕郊近幾年的消費環(huán)境有所提升,也是吸引自住型購房者的原因。但北京的限購是短期的,未來會有替代性的長期政策,因此,燕郊樓市的短期利好也是建立在北京限購的基礎上。如果未來要長期發(fā)展,還要有更深層次的規(guī)劃,不能只是承接北京的購房需求。

                  另外,燕郊的開發(fā)商們也在擔憂,經(jīng)過十年的開發(fā)后,燕郊目前住宅土地的供應已經(jīng)并不充分,無法過度承接北京的住宅需求。

                責編:趙惠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yè)為什么創(chuàng)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