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盤時間》期貨特刊 非農數據靚麗的背后
降息短期無望
本周央行通過公開市場共計實現凈投放資金3790億元,幫助10月份實現月度凈投放2190億元,這也是央行自6月份以來連續第五個月實現月度凈投放資金,累計規模達13440億元。
統計數據顯示,下周將有5330億元逆回購資金到期,而可用于對沖的到期正回購與央票總計僅100億元,因此下周到期資金高達5230億元,同時下周一(5日)銀行將進行例行準備金調整,為防資金面再現波動,屆時逆回購操作仍將維持一定規模。
隨著11月中下旬央票到期量開始增加、財政存款釋放及外匯占款增量上升等因素影響,年內降準的可能性進一步降低,同時公開市場操作也將出現一些變化,正回購或將擇機重啟。
11月2日,央行發布了《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公布的數據顯示,初步統計,前三個季度社會融資規模為11.73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比上年同期多1.92萬億元。
前三個季度社會融資規模明顯高于上年同期,主要是因為5月份后,人民幣貸款和信托貸款投放明顯增多,企業債券融資十分活躍。這說明資金需求市場仍在不斷擴大。
點評:本周央行在公開市場天量投放貨幣,目的是針對貨幣市場利率的反彈,下周逆回購仍會延續,而社會融資總量一直在穩定上升,結合此前的M2數據,貨幣投放從未緊縮,在一系列經濟數據顯示經濟觸底反彈的宏觀環境中,期望短時間內出現降息等大幅寬松的貨幣政策是不現實的。
三、行情展望
本周商品行情焦點集中在周五公布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上,靚麗的數據降低了QE3延續的時間預期,推升美元大幅反彈,定調了商品的整體下跌行情。雖然中國的經濟數據一再印證經濟探底,歐債也沒有傳出新的壞消息,對美元走強的擔憂致使諸多商品出現破位下跌走勢。
非農數據的背后,更為重要的是美國大選結果,因羅姆尼和奧巴馬的經濟主張有差異,是否出現強勢美元局面將極大地影響商品價格重心,這是最近市場目光的聚集點。我們認為,不論最終誰當選,都要面臨財政懸崖的問題,都需要緊縮財政,只是程度上的差異,這會對未來整個金融市場產生較深遠影響。
周二(11月6)日大選日前,商品行情已經反映出悲觀預期,貴金屬、原油和基金屬帶領整體商品走出趨勢性的下跌行情,未來下跌的風險明顯偏大,建議投資者以趨勢空單交易為主,當然需要保持輕倉,回避重大政治事件風險。
PMI回升確認經濟探底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1日發布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制造業PMI為50.2%,比9月上升0.4個百分點。這是該指數連續兩個月反彈,并回升至50%的榮枯分水嶺上方。
從11個分項指數來看,只有積壓訂單指數下降,其余指數均不同程度回升。其中,新訂單指數上升0.6個百分點至50.4%;新出口訂單指數上升0.5個百分點至49.3%。
下半年以來,隨著大批投資項目獲批,以及穩定外貿的各項政策措施密集出臺,中國經濟開始企穩,尤其是9月消費、投資和出口等宏觀經濟數據普遍向好,工業企業利潤也由跌轉升。而此次PMI繼續回升更是印證了經濟趨穩回升的勢頭。
宏觀經濟向好 農產品走勢分化豆類上漲谷物陰跌
五礦期貨 楊瑞華
本周在宏觀經濟數據利好的提振下期貨市場多數品種走勢強勁,尤其是國內的PMI數據,重回50上方顯示短期經濟企穩的態勢。農產品期貨走勢分化,多空兩重天。豆類市場因受到全球最大油脂商在黑龍江溢價收購力挺豆大豆價格,以及收儲即將開始的傳聞大幅利多豆類市場,加之成本支撐,連大豆、豆粕走勢強勁。截止上周五收盤,黃大豆1305上漲76元/噸,漲幅1.56%;豆粕1305上漲49元/噸,漲幅1.45%。玉米小幅上漲幅度為0.08%,市場表現一般。
強麥期貨本周每噸下跌15元,跌幅0.59%,領跌農產品市場。原因應是小麥收獲期推遲,國家有關部門未公布新年度小麥最低收購價影響,且市場預計2013年最低收購價不及預期,市場看多情緒開始淡。
對于本周交易策略,我們對豆類依然維持偏多思路,豆粕1305接近3400一線可繼續買入多單;豆1305多頭思路繼續維持,目標位前期高點5060;玉米可輕倉介入多單;強麥1305繼續維持空頭思路,空單可繼續持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