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期價創新高 長期高價給未來消費埋隱患
豆粕期貨價格再次改寫歷史,創出新高。
昨日豆粕期貨1301合約價格開盤就超越了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歷史高點4227元/噸,之后最高沖至4290元/噸,尾盤減倉回落,最終收于4237元/噸,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92%。一周以來,豆粕期貨1301合約價格已累計上漲約7%。
美豆預期減產支撐豆粕價格
供給預期減少,需求維持高位,是支撐豆粕期貨價格維持高位并創出新高的根本因素。有業內人士表示,長期處于高位的價格會不利于未來豆粕消費,長期來看,豆粕期貨價格有可能走弱。
上周五,美國專業農場主協會(Pro Farmer)在對美國中西部作物進行一周巡查后預計,2012年美國大豆產出為26億蒲式耳,低于美國農業部(USDA)預估的26.92億蒲式耳。
美國大豆的減產預期,使國內市場對于未來豆粕供給的擔憂進一步加重。昨日,國內港口進口大豆價格已漲至5000元/噸以上,43%蛋白豆粕港口報價在4550—4750元/噸,較上周五上漲70—140元/噸。
“今年豆油價格走勢相對疲軟,豆粕是油廠的主要盈利點。由于大豆進口成本高,油廠為保證自身利益,維持豆粕高價的意愿非常強。”一位市場人士表示,由于預期未來大豆供給會減少,成本會增加,擁有較大豆粕庫存的油廠與貿易商都不愿降價銷售,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對豆粕價格起了支撐作用。
在供給預期不足的情況下,相對剛性的需求進一步增加了油廠和貿易商維持豆粕高價的底氣。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我國7月生豬存欄量與6月幾乎持平,依舊維持在46200萬頭的高位。“從往年的情況來看,養殖戶大多從春節后開始飼養生豬,隨著生豬的逐漸成熟,從年初到年末,飼料的需求會逐步增長,而一般到10月份,飼料的需求會達到頂峰。”興業期貨農產品分析師李海剛表示,國內生豬存欄量居于高位,后期豆粕剛性需求增長的預期較強。
長期高價不利于未來豆粕消費
雖然處于產業鏈上游的油廠、貿易商的日子還算過得去,但持續走高的豆粕價格讓不少飼料企業和飼養戶的處境越發艱難。
“現在豆粕價格高得讓人有些"害怕",之前一段時間,我們都是在消耗庫存,現在庫存用完了,也不敢過多采購,只能用多少買多少。”南方地區一家飼料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豆粕價格每漲100元/噸,濃縮料成本就可能增加60元/噸,全價料成本大概增加25元/噸。“為減少風險,我們只能采取按需采購的策略”。據了解,南方地區已有不少飼料企業開始采用替代原料來生產飼料。
豆粕價格的上漲會進一步傳導到飼料價格上。“現在生豬飼養的情況并不好,大多處在盈虧平衡點以下,不少飼養戶都不愿意養豬了。”李海剛認為,下游飼養戶較低的飼養意愿,可能會對今后尤其是明年豆粕的消費造成不利影響。(朱思銘)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