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炒作加劇農產品震蕩 系統性風險不減

                2012-05-24 10:05    來源:國際金融報

                  5月22日,國際農產品價格大幅下挫,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軟紅冬小麥期貨結束連續6個交易日上漲,盤中一度跌穿200日移動均線的關鍵支撐位,盤終勁挫2.5%。CBOT近月大豆期貨也急跌2%有余,觸及一周低位。CBOT玉米期貨也大幅收低,玉米7月合約收于每蒲式耳5.97美元,跌幅為5.7%。

                  5月23日,國內農產品期貨也大幅下挫,其中黃大豆2號期貨領跌,主力合約收于每噸4581元,下跌111元,跌幅2.37%。

                  光大期貨分析師趙燕認為:“系統性風險不減及天氣炒作加劇農產品行情震蕩。”不過,天氣市炒作能否支撐農產品期貨再度上漲還存有疑問。

                  進入5月,受俄羅斯、澳大利亞及美國大平原小麥產區干旱天氣影響,小麥減產擔憂充斥市場。

                  5月15日起,美麥價格異軍突起,連續上漲,創出八個半月來新高。美麥大幅飆升亦帶動其他農產品上漲,玉米、美豆價格也從低位反彈,逐步上行。

                  良茂期貨分析師劉榮峰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只有小麥受天氣影響較大,面臨減產擔憂,其他農產品如大豆和玉米產區天氣都較正常,因此小麥天氣市炒作持續性有待市場檢驗。”

                  5月22日,美國農產品種植數據打壓了農產品價格。據美國農業部最新報告,截至5月20日的一周,美國玉米的播種完成率已經達到96%,作物優良率也達到77%,均高于此前市場預期。春麥和大豆的播種完成了99%和76%,冬麥的優良率也達到73%。美國農業部報告顯示目前美國各類作物播種速度高于預期,而且作物長勢較好,市場對于高溫天氣可能影響作物生長的擔憂有所緩解。

                  光大期貨指出,豆類和谷物市場受天氣預測良好打壓而大幅回挫,美豆再回低點附近,美麥結束六天連續漲勢。系統性風險不減及天氣炒作加劇行情震蕩愈加劇烈。

                  市場人士認為,天氣能否掀起農產品漲勢還不能確定。

                  光大期貨分析師王娜認為:“近期天氣無疑是決定市場未來走勢的基本面關鍵性因素。在市場整體弱勢延續的情況下,大家均在等待農產品市場天氣行情的展開。”

                  據預測,黑海地區干熱天氣可能還會持續到6月初,初步預計可能會導致俄羅斯小麥減產200萬至300萬噸。而澳大利亞氣象局5月22日發布警告稱,2012年下半年可能將發生厄爾尼諾現象。光大期貨認為,在全球極端天氣現象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后期天氣行情一旦引發或將推升農產品期價重拾升勢。(張競怡)

                責編:王金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